2)第233章交好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示众,也没达到什么安稳民心的作用。

  他和张须陀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剿了一拨又起一拨,除非你把河北,山东的人都杀光了,那确实也就消停了。

  之后杨义臣又活捉了格谦,这个自称燕王的家伙拥兵不少,但名声没那么大。这人被捉住之后就降了杨义臣。

  可以说,杨义臣转战河北诸地,完全没有对手,而且收服了不少义军,队伍也开始壮大了起来。

  不过很快,东都的人们就有点害怕了,杨义臣这个家伙可是姓杨的,深受杨广器重,一家子都是杨氏忠臣。

  于是,东都的诏令,嗯,也不能说什么诏令了,杨广跑江都去了,两淮杜伏威,蒲功拓等声势也越来越大,江都跟东都快要断了联系了。

  所以所谓的诏令,其实就都是东都的臣子们在自作主张了。

  也不用多说了,就是要招杨义臣回东都。

  于是,杨义臣在大业十二年所做的一切,除了便宜了窦建德之外,就没见什么效果了。

  这种比较作死的行为,在乱世来临之后,其实也不用多做评述了,很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发生,都能找到一定的理由,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实际上,七月初的时候,杨义臣的孙儿杨信去到晋阳,带来了东都谕令,请太原留守李渊出兵助杨义臣在河北平叛。

  李渊转手,把杨信打发来了马邑,让他找马邑太守王仁恭借兵。

  这就是标准的踢皮球了,王仁恭一听,直接叫来了郡尉刘武周,让刘武周出兵河北。

  刘武周哈哈一笑,跟杨信就说,恒安镇军兵强马壮,你若能说动恒安镇将李破,出兵之事易尔。

  其实,能让这么多人推来推去,不但说明朝廷的谕令早已不出东郡,谁也不会拿什么朝廷谕令当回事儿了,而且也说明,杨氏确实不好惹,没人愿意得罪他们。

  杨信也没报太大的希望,对这些推诿也早已麻木了,连恼都恼不起来,天下这么乱,谁也顾得上谁啊,也就是他的祖父,还尽职尽责的想要为朝廷尽力,其他人,谁能指望的上呢。

  他又去到云内,不过是马邑郡尉刘武周实在热情的过分,几乎是派人拉着他去的。

  恒安镇军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杨信其实也是一无所知,只知道恒安镇将叫李破,是前马邑郡丞李靖的女婿。

  不过他到了云内,却真还就有了惊喜。

  恒安镇将李破夫妻,热情的招待了他,对他父祖,也是大表钦服,这是他来到晋地之后,受到的最为友好的接待了。

  过了没两天,恒安镇将李破便令校尉陈圆,带一千人马跟随杨信去河北杨义臣账下效力,一千人实在算不上多,但这可是边军精锐,刀枪铠甲齐备,还有着二百骑兵。

  就这样的一千人,足顶数千从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