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7章 卫府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策,以最糟糕的形势,来做最充分的准备。

  相比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政务,李破的战争哲学,相比之下显得更加的系统化。

  想到战事,他的脑筋不由自主的便灵活了起来。

  与其腹背受敌,不如先下手为强。

  占据晋阳之后,他对李唐算是彻底失去了最后一点忌惮之意,显然,先下手的话,就只能是离着更近的唐军了。

  想到这些,他反而不那么着急去晋阳了,晋阳那里肯定有一大堆糟烂事儿等着他,静不下心来,所以他继续留在了雁门,认真的思索着来年的战争。

  而当王庆从楼烦回到雁门,封赏的事情也就放在了李破的面前。

  打了半年的仗,有功将士都在等着封赏,准备过个好年呢。

  这事李破想过,已经有了些主意,李碧的提议和他想的其实不谋而合,是到该建立军府的时候了。

  别看军府制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可在封赏有功将士上面,却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容纳性相当的不错。

  其实更好的出路是爵位,可李破现在别说称帝了,连称王的打算都没有,他总觉着不是时候,份量太轻,弄个什么王之类的称呼,不啻于沐猴而冠,显得有些可笑。

  他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那些反王们的轻蔑。

  什么长乐王,西楚霸王,顺风王,漫天王的,怎么听都带着一股开玩笑的味道。

  要是有人敢给他弄个这样的称号,他一定让那人后悔生出来。

  当然,建立军府也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

  不用太费劲的地方在于,从西魏八柱国时代开始,延续至今,府兵制已经极为完善,不用怎么去修改了。

  当年,西魏宇文泰设八府,以关陇乡兵充之,一举奠定了关西军事门阀的根基。

  而到了隋文帝杨坚年间,杨坚更进一步,大举解除鲜卑贵族兵权,恢复汉姓,以府兵入民籍,在册人口于是激增,顺便又减少了割据之祸的威胁。

  也就说这个时候,扎根于户籍之上的府兵制,终于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让大隋一举进入盛世时节。

  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渐渐的在对突厥的战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这无疑是制度上的胜利。

  而到了隋帝杨广年间,府兵制败坏的非常之快,而这同样是制度上的崩溃,户籍渐趋混乱,滥用民力之下,府兵人家生活艰难,四处逃散。

  后果很清晰的摆在人们面前,府兵制造成的战乱景象,比汉末战乱还要恐怖几分,最终还是形成了割据之局。

  这几乎是府兵制的痼疾,他的根系就是户籍制度上面,户籍制度又很大程度依赖于官吏的才能以及清廉公正与否。

  显然,这在门阀时代是行不通的,官吏多出于大族,与门阀世族关系紧密,而严明的户籍制度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