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印度春节_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就意味着一年内都干坏事,且厄运当头。为了新年交好运,小偷们这一天自然是“金盆洗手”了。

  印度地域辽阔,庆祝新年的风俗也不相同。在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太阳没有升起之前,家家户户便开始痛哭,先是老人哭,然后是中青年人哭,最后是孩子们哭,有的夫妻俩抱头痛哭,有的一家人哭成一团,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认为光阴似箭,岁月易逝而人生苦短,且充满艰辛,用哭来迎新年,既是对苦辣人生的慨叹,又是对过去苦难岁月的忘记。

  印度东北部的人们,除夕那天天黑以后,人们便上床睡觉,希望能做个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自己除夕做梦的内容,来预测吉凶。然后小辈要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再到亲友家祝贺新年。

  印度还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有“干干净净迎新年”之意。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们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元旦早上,人们痛哭完毕,男女老少便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将各种彩色的粉末或纸屑撒向空中,互相泼洒红水或涂抹各种颜料,尽情地把装满颜料水的气球扔到毫不提防的来人头上,用盛满染料的水枪射向过路人,或者把亲朋好友涂成个大花脸,称为“洒红”,意味着来年美满幸福,日子红红火火。而老年人和孩子们则将红粉互相涂在对方的额头上和面颊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

  新年第一天,印度东部的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神像出游,神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手持彩旗,呐喊唱歌。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人们夹道欢迎,不时用掺有香料的水,泼洒到神像身上。

  祈求新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互相祝福;长辈们互祝健康长寿,亲朋们则互祝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此外还要举行一定规模的“赛象大会”如:人象拔河、大象足球赛等,丰富、精彩动人。

  印度北部山区的农民迎接新年,往往在门口放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大豆、小麦等粮食,此外还放一些绿色植物的嫩芽和绿叶,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祈求神的保佑。据说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的一年的收成就越多。此外,这里的农村还流传着另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爬的高,就标志着来年会步步高升。

  按印度人的风俗,除夕夜过后,第一个走进家们的人,预示着新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位客人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就将预示着主人全年吉利走好运,主人就很高兴,会热情款待他们。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或者是一个平时不受欢迎的人,就将预示着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印度青年还喜欢在过新年时徒手格斗,格斗的双方不管熟悉与否,也不管是否认识,见面互相寒暄后,便较量起来。围观者叫好助威,不管是胜还是败,他们都能得到人们的祝福,但胜者往往成为姑娘们追求的对象。

  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又圆又粗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小伙卫子竭力往杆上爬,姑娘们则手持竹竿阻挠爬竿的小伙子,其他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取得小袋获取胜利为止。

  新年到来的时候,居住在印度喀拉拉邦的人们会来到神庙中举行朝拜仪式,更为有趣的是男子要身穿裙子、紧身长裤来参加朝拜活动。据说男子身着女装参加朝拜将得到一位女神的护佑,且穿得越时髦越能得到女神的青睐。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