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死的加尔各答_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作为参照,结果巨大落差挑战着每个人承受力的极限,并最终让他们偃旗息鼓打道回府。如果,他们把在印度的游观继续深入,到那些更贫困的地方去,恐怕刚刚做出的结论会被马上推翻。其实,在印度,加尔各答可以算是天堂。

  加尔各答到底是怎样一座城市?

  20世纪70年代,法国作家兼电影导演杜拉斯拍摄了一部名为《在荒芜的加尔各答,她叫威尼斯》的电影。杜拉斯说,在一个人口那么稠密、交通那么拥挤的城市,四周的建筑竟有种光怪陆离的美丽。“……她只能生活在那里,她靠那个地方生活,她靠印度、加尔各答每天分泌出来的绝望生活,同样,她也因此而死,她死就像被印度毒死。”

  加尔各答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

  21世纪的今天,当我走过这座城市,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我的回答与前辈们遥相呼应:这个城市正在慢慢死去。

  下火车时已是傍晚,从火车站到加尔各答中心区要乘坐跨河渡轮。人在船上,看到两岸建筑的确如同伦敦泰晤士河边建筑——的倒影,是一片空茫茫的黑暗。

  光线都集中在中心商业区(CBD),那里道路开阔,老式有轨电车缓慢驰骋,两边是那种一座楼就占掉整条街区的殖民地建筑。银行,铁路局,邮局……黄色聚光灯打在楼体之间,璀璨,明亮,耀眼。恍然间,感到自己的渺小,还以为是走在伦敦的金融街上。

  根据我多年出行经验,知道城市夜晚所呈现的未必是本来面目。很多灰暗和潮湿都在城市暗角中沉睡。曾经在夜晚抵达西贡,那个曾经的法属殖民地的华丽妖娆也让我产生恍若巴黎的瞬间错觉。

  ????果然,白天的加尔各答换上另外一副面孔和表情。同样是CBD区域,我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浑身****的残疾人、捡拾垃圾的小姐弟。最触目惊心的是那些在大街小巷奋力奔跑的人力车夫。

  ????加尔各答的人力车与德里不同,不是那种三轮车或者自行车的改装产品,而是货真价实地从人的奔跑中获取动力。中国最有名的人力车夫无疑是骆驼祥子,可人家早就转行,只是偶尔在话剧舞台客串。加尔各答的骆驼祥子们却还在日以继夜地跑着。用早已磨得没有知觉的脚板去追逐烈日,踩踏污泥。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为游客准备的仿古游项目,就像中国有些景点还有轿子抬人上山。我要说,中国轿子的确只是旅游景点的服务项目,而在加尔各答,被人力车夫拉来送往的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几乎没有游客愿意像赶牲口似的坐在人力车上。既不习惯也不舒服。

  ????坐在车上的印度人可能会说,是看他们可怜,给他们生意做,那些人一无所长,否则还不要饿死。如果这种说法发表于50年前,我可能还会犹豫着赞同。可人类历史已经发展到21世纪,当空客380都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时候,竟然还会在一座现代化城市中存在最原始的人拉人的交通工具。

  ????一个城市死亡的标志不是轰然倒塌,而是一点点丧失前进的愿望和动力。进而,城市的麻木不仁让许多想做事愿做事的人感到失望,于是他们走向孟买,走向邦加罗尔,走向美国,走向世界,就是要离开加尔各答。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就这样损耗殆尽。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