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不太正常_姜女贵不可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族的身份,说不得还借了裴氏的光。

  朝廷在各州郡设立了专管官吏选拔、考评的中正官,中正官根据“品”、“状”、“薄阀”三方面来选才、定品,之后报请大司徒,朝廷再根据所定之乡品来决定是否给予官职以及所给官职的高低。至于那些已经为官者,这些则会决定他们是升是黜。

  江州的中正官担任者正是裴氏族人,朝中的大司徒又恰是裴迆之伯父,亦是裴氏一族。

  不独江州如此,南地他州也差不多皆是这般情况。

  中正官无一例外出自门阀士族,他们当然更乐意推荐自家子弟为官,评定时把家世、资历放在第一位,德与才反倒成了次要。

  一个人,只要出身士族高门,便能得上品,品高者不为卑官亦是必然。而寒族子弟,纵是再有才干,除非立下特殊功勋,否则一辈子也难以爬上高官显位。

  久而久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能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亦当涂之昆弟,寒门庶族想都不要想。

  用此种方法选出来的不乏德充才盛之人,更多的却还是上不能为君王解忧、下不能安黎民社稷之辈。

  弊端如此明显,为何还能牢固不破?

  因为它捍卫了世家的利益,世家一日不倒,九品中正一日难绝。反过来亦是同理。

  然而正所谓物不平则鸣,谁甘心被出身限定一生?谁又甘心一直被压在底层?

  长久的不公正,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任你再肯拼命、再有才干、再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没有一个好出身什么都是白搭。

  可出身天定,怎么更改?多少富户豪族汲汲营营数辈都跨不过那道门槛。

  有人甚至希望爆发动乱,借以来改变自己的出身、提高自家的门第。

  长生教之乱,揭竿而起的信众中除了被占去田地的农户,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被杜绝了上升途径、看不见出头之日的庶族……

  这些却不好与母亲说,只好将话题再次扯开。

  夜渐渐深了,私语声很久才停。

  少夫人离开的第一天,公子云淡风轻。

  少夫人离开的第二天,公子神清气爽。

  少夫人离开的第三天,公子开始暴躁。

  少夫人离开的第不知道多少天,公子一天比一天暴躁……

  在巫雄时,五公子与少夫人每次分离,这么个过程都要经上一遍,休屠早已烂熟于心。

  以为这回必然也是如此,结果他失算了。

  少夫人已经走了个把月,公子非但没有暴躁,反而甚是平静。

  但就是太平静了,反而显得有些不太正常。

  休屠忍不住揣测,难道五公子的心真被琼芝别苑的那个拢了去,当真没有少夫人了?

  可少夫人走后,也不见他怎么去琼芝别苑啊?

  连潘岳的别业都少回了,多半时候都在衙署值房。

  今日也不例外。

  也怪洪襄,那些文牍成筐成担没完没了的往五公子这边送,第二日他还要过来抽看。看还不算,还要评点,遇到错处或处置不当之处,从不给五公子留面子。

  五公子掀了几次书案后,似也懒得与之较劲了,洪襄爱怎么说便怎么说,他至多抬抬眼皮,有时连个眼皮也不抬。

  天渐渐黑了,看样子今晚又要歇在吏舍。

  感谢dancepizza、书友20190321194420991、借一盏月色、ling67、书友20210301106585367974、陈红、meimeidenu、书友20211211173006861、雁南飞296102536给的月票

  感谢大家投的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