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八节 五金日杂(八)_重生足球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克汉姆的成功,既有他自身球场硬实力的因素,也有强大的商业因素,就是他身上的一些标签非常契合电视时代的传播需求。比如自身长的帅、比如球风潇洒、比如他的夫人维多利亚,比如他众多的场外花边,比如他迷人的笑容,比如他应对电视记者的娴熟等等。”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记者抓住机会问了一句。

  王艾放下茶杯:“这说明球星、巨星的商业属性,这一点就和演艺人士是一样的。比如我国的官方机构里只承认演员,按照他们的硬实力区分一级还是二级。但商业机构不怎么看,谁的号召力强、谁带来的金钱多,谁优先,所以你看商业大片一定是大明星领衔,实力派演员中坚这么一个结构。”

  “为什么一定会出现足球明星呢?”

  “因为俱乐部是现代足球运动的核心要素,他向下培养、挖掘、组织球员,向上组织联赛、制定规则。虽然足协、足总是官方机构,但俱乐部的意见尤其是绝大多数俱乐部的意见从来都是不能无视的,因为俱乐部是自负盈亏的,你不让他赚钱他不玩了,那足球就完蛋了。所以在自负盈亏的俱乐部体系下,是一定会出现足球明星的,两个球员实力相差无几,一个能卖票、卖球衣、卖转播权,一个不能,你说俱乐部选谁?或者说,在私营经济主导的足球运动中,足球明星的出现是必然的。不信你回忆一下我们国家足球改革之前,尽管大众、不管是看台观众还是电视观众都已经有了让某些球员代言产品的基础,但制度不允许,结果呢只有大众嘴里的足球明星,而没有真实的足球明星。或者说,这个时期的知名球员,空有影响力,没有商业变现渠道,所以不是明星,那时候我们的媒体也很少管他们叫明星。”

  记者听到这频频点头:“那么超级巨星是怎么出现的?”

  “互联网。”王艾言简意赅:“就如同看台的扩张,分化出了球员和球星两种生态,电视带来的场外十倍的观众,分化出了球星和巨星一样。互联网无障碍的沟通、更清晰的场面和可以随时重看的优点,进一步分化出了巨星和超级巨星。互联网受众的口味和电视受众的口味还不同,更强调互动,更新颖,更喜欢追逐新生事物。那么两个巨星,一个爱尝试新东西,爱用互联网语言,喜欢和大众通过互联网沟通,另一个则依旧围绕电视观众,那么自然的,前者就拥有了基于互联网的庞大商业价值。进而,他的收入、影响、生态,以及生活都和后者有了区别。比如,电视时代的巨星需要有一个好的形象,起码在接受采访时要文明,不能有让人不适的习惯。可到了互联网时代,仅仅这些是不够的,你还要有趣,要亲和,要潮,只有这样,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