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旗开不胜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犯之敌越多,他们就越高兴。

  最致命的是,老铁山以北的地带,是一块南北长约八里,东西宽七里的平原。

  清军想要靠近山脚绝非易事,会长时间的暴露在倭军的炮火里。

  一个人跑过三四里路需要多长时间?

  跑完之后再爬山!

  就算山顶仅海拔一百米,那不也得爬上去么?

  总不能飞上去吧?

  倭军就在山顶等着辫子主动“送头上门”!

  清军想要仰攻老铁山,必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平时进攻十余米高的城池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换成百余米高的山峰,那就能让普通辫子兵爽歪歪了。

  跑好几里路,给对方送脑袋……

  某太子想来都觉得好笑!

  在清军抵达战场之前,倭军各部已奉“征虏将军”阿部重次的命令在山脚下挖设了大量的土坑。

  先行用佛郎机进行试射,测定好距离与所需的角度,让后在地上钉下木桩。

  在山顶的炮位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敌军进兵的准确位置,进而实施炮火覆盖。

  倭军沿着山脊挖设了龙状的战壕,完全不惧红衣大炮的轰击。

  并非战壕抗打,而是红衣大炮精度有限,不可能准确命中数里外的一条壕沟。

  真要是让一门炮打上一两百发炮弹的话,估计即便命中目标,这门大炮也距离报废为期不远了。

  盘踞在山顶的倭军完全可以不慌不忙地向前来仰攻的清军射击,阿部重次也正是看到这些有利条件,才决定打完是役再行撤退。

  更重要的原因是诸多没赚到多少钱的大名并不想立刻返回本土,好不容易出国一趟,起码要赚够几个月的饭钱再回家享受生活。

  据大名之中传说,明国太子在明年还会邀请倭国出兵,但明年是明年的事情,明年是个甚子情况,眼下完全无从得知。

  只有把眼下的银子都赚到自己兜里,那才踏实,既然清军可能送上门来,干嘛不多赚一笔再走呢?

  打死一个就能赚二百两银子,五千个就是一百万两之巨!

  鉴于前番二龙战战役得来的经验教训,以及是役的妥善准备,众多大名认为完成这个目标并不算太难。

  “堑壕战”他们不能听过,不曾接触过,更不曾战而胜之过。

  但对进攻一方的清军来说更是如此,倭军握有地形与火力上的双重优势。

  即便是役的战况不尽如人意,不是还可以从海路撤退嘛!

  这就叫“进退有道”“取舍得当”!

  从阿部重次到下面的大名,其实根本就没打算主动进攻清军。

  决定采用明国太子提供的战术建议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二龙战之役最然是打赢了,可倭军损失也不小,这还是在握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

  此番清军卷土重来,其出动的兵力绝对不会太少,至少不会低于两三万。

  己方掉以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