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4.控评都是没信心的_音乐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院线签下了这样一份合约。

  这种事情自然瞒不过华新这边,得到消息的时候,林沪生乐不可支,本身这件事,华新无力阻止,但是显然院线这边给出这么一个可以随时抛弃合约的条款,那么只要之后《六界领域》的表现不那么符合预期的话,而《我不是药神》又超出预期的话,那么相信,院线自然会知道怎么选择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有了这么一个条款,其实反而《我不是药神》被压缩排片,变的不是全是坏事,甚至有可能会是好事,凡事都怕对比。

  《我不是药神》如果排片低的话,那么上座率肯定不用担心,而《六界领域》排片高,那么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上座率,一旦口碑再出点问题,那么上座率肯定会降低,此消彼长,到时候,2个点的让利根本无法取到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徐进和《六界领域》这边纠结的原因了,当然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的事情,再加上,电影本来就是高风险的投资,想要万无一失,想屁吃呢?

  《我不是药神》的口碑继续走高,点映的规模虽然没有继续扩大,但是场次却是越来越好,黄金时段的占比越来越高,自然而然地,票房也就越来越高。

  《我不是药神》大规模点映,第七天,也就是截止到上映当天,点映票房高达亿。

  顿时媒体就炸裂了。

  一部电影,还没有上映,票房就过了2亿,这比当初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还要来的猛烈,当然了,当初《忠犬八公的故事》上映的时候,王逸凡也还没有现在的地位,而且国内的票房市场容量也没有现在那么大,但是《我不是药神》最可怕的不是点映的票房,而是口碑。

  随着《我不是药神》的大规模点映,观影人数越来越多,给这部电影打分的人也越来越多,视听网的评分自然也不可能继续保持的高分,但是下降的也非常有限,依然还保持在9分以上,这就很可怕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网络上,到处都是影迷自发地在宣传这部电影,到处安利转发,可以说,《我不是药神》基本上已经可以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特么要爆发了!

  很多观众是从众的,或许有一部分观众会去想着准备去看哪一部电影,但是还有更多的却是从众心理。

  而且,一个观众想要改变他的想法,说难其实真的不难。

  当然不是说宣传,而是友人和大趋势。

  比如某人本来想去看《六界领域》那可是大制作啊,可是当有朋友疯狂给他推荐《我不是药神》,跟他说,这部电影是真的很好看的时候,他或许还不会动摇,但是却也会想,真有那么好看吗?

  而如果这个时候,又有人告诉你《六界领域》其实没那么好看,那么这个时候,他就会产生动摇。

  要不,先去看《我不是药神》?毕竟,大家都说很好看来着?

  至于《六界领域》,恩,到时候在看情况?

  或者他会先去看《六界领域》,但是看完之后,可能没有达到预期,那么他就会想,要不去看看《我不是药神》?

  这就是口碑大规模扩散的好处所在了。

  而《六界领域》为什么不做口碑营销?其实并不是不做,而是,他们不敢。

  口碑营销在上映前,可不是口碑越好就对电影越好的。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