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2.《齐天大圣》点映_音乐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说,也是一种饥饿营销。

  张卫明从《父亲》开始就已经成为了王逸凡的拥趸,或者说被称作是王逸凡的御用影评人。

  张卫明对此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他又没有昧着良心鼓吹王逸凡的电影,实在是人家王逸凡拍出来的电影,就是好啊。

  “咦,老徐,你怎么也来了?”张卫明走进京城时代电影城的放映厅,有些讶然地看着自己的老同行,老朋友徐木居然也来了。

  “我怎么就不能来了?就许你张卫明能来,我老徐就不能来了?”徐木笑骂着道。

  “嘿嘿,那倒不是,只是,老徐你不是一直都不喜欢商业电影吗?你不是老说现在的电影,可看的没几部了吗?怎么?准备来找茬?”张卫明在徐木的边上坐下,一边笑着打趣道。

  “本来就是啊,你说现在的电影,有几部能看的?”徐木却是不以为然地道。

  徐木,国内影评人圈子里面的老顽固类型,他只喜欢那些冷门的,不卖座的文艺电影,甚少会去给商业大片写影评。

  是的,他不骂,但是也不给写。

  这就是徐木。

  这也是为什么张卫明觉得徐木居然也来了感到很奇怪。

  “那是你的口味太刁钻了,你觉着普通人能和你喜欢的东西一样吗?”张卫明没好气地道。

  其实老一辈的影评人,像徐木这样的,其实挺不受待见的,因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的才是好电影,不接受反驳。

  可是时代不同了。

  早年华国的电影还是以文艺电影为主流的时候,徐木这类的老影评人还是很吃香的,只不过,那个年月,影评人的收入其实也并不咋地,毕竟市场小,影评人的文章也卖不出好价钱。

  毕竟,影评人也是依托着电影行业恰饭的。

  可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容,市场的主流电影也从早年的文艺电影向着商业电影过渡。

  拍文艺电影的人越来越少,自然而然地徐木这样的老影评人也就没有早年那么吃香了。

  于是不少这类的老影评人转行的转行,转变心态的转变心态,像徐木这种的,说好听点就是有自己的想法,坚持想法,不为市场所动,不为金钱说动。

  可是说难听点就是老古板,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徐木会出现在这里,的确还是让张卫明感到有些奇怪。

  “欸,现在的文艺电影,也不行了,前几天受邀去看了一部,结果,诶,一言难尽啊!”徐木有些落寞地道。

  “怎么?”张卫明倒是真的有些好奇了。

  “拍的都是什么狗屎,文艺电影不是说拍的让人云里雾里的就是文艺电影,现在的打着艺术的名头,拍的一些狗屁不通的电影的导演,也好意思自称是文艺工作者,我呸!”徐木有些不爽地道。

  “所以,这就是你来这里的原因?”张卫明吐槽道。

  “那还能怎么的?我也要吃饭的啊,写那些电影得影评,现在根本没人看啊。”徐木苦笑着道。

  “哈哈,难得你老徐居然也懂得变通。”张卫明有些失笑道。

  这可是真的很难得。

  “当然了,你也知道,其实我一直挺喜欢西游记的,只不过,之前的那些相关的电影,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根本没有拍出什么新东西来,还是老一套,没意思。”徐木摇头说道。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