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山中鬼火_迷案追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民口中的蛇山山脚下。

  许桓缓缓开口,向我们介绍了一下这座山的自然情况,他刚来这里的时候,自己曾经进入蛇山深处考察过,对这里非常熟悉。

  “我查过东安县的县志,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敌占区,鬼子时不时地就会下乡扫荡。村民们为了躲避日寇的侵扰,民兵组织在蛇山里挖了很多处避难所。每次鬼子来的时候,他们就集体带着粮食、牲畜进山躲避。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避难所至少有十几处,而且很多都是连通的,就像是地道一样。后来战争胜利后,这些避难所就改建成了防空洞。”许桓向我们说道。

  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存在过,被统一称作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是军事设施,具有重大战略和战备意义。

  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立足于世界之巅,让我们远离战争,过上了太平日子。很多人防工程也就荒废了,殊不知,不仅仅是在山村,在很多的城市地下,也有着很多的人防工程。

  所有的人防工程都是具备有效抵御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袭击和城市次生灾害。70年代,“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响起,我国的每个城市都在积极备战,挖掘了很多防空洞和隧道,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建筑。

  甚至有些人防工程还能用作机场,可以在战争时期隐藏飞机,保存空军反击能力。

  话虽如此,相比城市里的人防工程还有图纸可以参考,可是乡村里的人防工程都是村民们自主挖掘的,根本不知道这里有几个防空洞,又有几个洞口,我们警力有限,不能搜山。

  好在,村支书许桓是一个绝对的好村官,他当初进山调查的时候,发现了几个山洞,在山的西边,有一个入口。

  就在这时,一旁的小石头给我们送来了神助攻:“秦组长,我记得书上说,人死之后会出现鬼火是吧?”

  我看着他,没有明白他什么意思,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对,会出现鬼火。”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气出现在坟墓间。不过偶尔也会在城市出现。因为人的骨头里含有磷元素,尸体腐烂后经过变化,会生成磷化氢,磷化氢的燃点很低,可以自燃。

  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因为流速大压强小),回头一看,很吓人,所以被那些迷信的人称作“鬼火”。鬼火的颜色随着人体含有的元素颜色而改变。我们可以看到的鬼火颜色有3种:绿色、蓝色、红色,若有特殊的颜色,说明死者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特别多。

  小石头回忆了一下,缓缓说道:“那是好久之前的事了,我有一次在村里闲逛的时候,听到村民们在一起侃大山,说自己在蛇山西边看见了鬼火。我当时没有在意,认为这就是村民们饭后在一起聊天,吹牛呗,我还说我看见了外星人呢。只是后来我无意间在书上看到,说人死之后会形成鬼火。”

  听他说完,我们顿时有了方向,一直向蛇山的西面走去,很快,我们就看见了一个洞口……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