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六章 朝廷给的和欠的竟然是一样多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汗曾经入关的古北口,而这里的敌情相对于东路南兵和中路南兵尚属较少,只是一旦遇上敌情,后果便相当严重。

  也正因为朝廷倚仗于蓟镇南兵的守关能力,在戚继光被调去南边之后,蓟镇南兵依然能在名义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建制和万历初期的丰厚待遇。

  只是南兵们渐渐发现,这些待遇到了万历十五年以后,忽然变得开始越来越难以兑现。

  “那不跟其他军镇比,就跟蓟镇非南兵的烽军比嘛。”

  陈蚕仍然耐心尽责地为朝廷做着思想工作,即使思想工作原本并不是他职责的一部分,不过大明的事就是这样,总是能者多劳,他也习惯了,

  “烽军负责的是点燃烽火、传递通讯,一样也是要守长城,而他们的粮饷是上半年每月七钱、下半年每月四钱五分,尚不及咱们的一半待遇,可所承担的任务与所处的环境却与守敌台的南兵相差无几。”

  “你要是实在气愤不过,多想想烽军嘛,烽军要是因为朝廷欠饷就不干活,看到外虏来了就闹脾气不点火,那京城早就沦陷给蒙古人了。”

  “再说了,虽然朝廷现在发不出军饷,但是怎么也没有到了饿肚子的地步罢,朝廷早有规定,除了既定银饷,长城的每座敌台之上都贮备糇粮十石,以备缓急时所需。”

  “银子发不下来,敌台上的储备糇粮总还是批得下来的,咱们耐着性子多对付一阵,总不至于一缺了银子,咱们蓟镇的两万一千个南兵就都饿死了罢?邸报上那山陕、河南、山东一直遭灾,动不动就一个省出现几十万饥民排队领救济粮,最后也没见到处都饿殍遍野啊。”

  吴惟贤道,

  “可是咱们又不在山陕、河南、山东,就是这四个省都饿殍遍野了,我们在蓟镇也瞧不见啊,难道邸报上说那四个省没饿死几个人,就当真没有饿死很多人吗?要是没瞧见的事儿就相当于没有在大明发生过,那朝廷一连欠了蓟镇南兵几年的军饷,在皇上眼里不就也等于根本没有这回事儿吗?”

  陈蚕道,

  “皇上肯定知道这事儿啊,我的意思是,之所以现在咱们南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是因为皇上有更要紧的事儿要处理,就比如说山陕、河南闹饥荒罢,咱们这儿不发饷还能自己对付对付,饥民要真饿死一大片了,那不得造反了吗?这造反的人一冒出来,朝廷又要调兵去打,又要给内地卫所官军多发赏银,几次一折腾,咱们蓟镇南兵收到欠饷的希望不是更渺茫了吗?”

  陈蚕讲完这番话,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冷血得不大对头。

  其实蓟镇南兵也都是从普通百姓家里招募来的平民子弟,要是他陈蚕当年没有被招募到戚家军中,浙江一闹灾,他说不定也得挨饿、逃荒、排队领救济粮,一不小心碰上地主、恶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