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武汉硝烟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之前军事改制会议确立的58个研究项目超过三分之一已经建厂投产,三分之一突破技术瓶颈,4个预研项目全部论证后开始实质性研究。

  直升机研究项目在德国福克公司参与下以雅克尔博士、加斯特博士、施魏姆博士以及朱家仁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已经生产出民用领域类似VS-00功能的直升飞机,研发团队熬油费火攻坚适合军用领域武装直升机。

  重型轰炸机是根据地和德国重点合作项目,也是德国急于补充空军短板的攻坚项目,德国坚实的履行了双方合作的义务,对于重型轰炸机的研发人员投入不遗余力,但初始双方在设计领域还是产生了分歧,德国空军部和航空技术局希望其在保持水平轰炸能力的同时,具备以60度角进行俯冲轰炸的能力,根据地研发团队反驳了这种设计和使用思想的错误,德国研发团队早就认可根据地研发团队超前的设计思维和使用理念,反复的交流沟通论证以及实质性观摩B17重型轰炸机威慑性和摧毁力之后德国终于摒弃己见转向全面配合根据地研发思维,结合汉华军北美技术以及借鉴B17重型轰炸机设计原理,双方论证之后决定采取梅塞施米特公司提出的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项目,项目编号ME-64即ME-64重型轰炸机项目。

  根据地飞机厂汉式产量已经在逐步增加,蒙古反击战爆发到至今半月时间又有10架新式汉式战机补充入火凤凰,迪化飞机场即将投产,文建阳相信在莫斯科突破新式战机技术瓶颈之时根据地同样能达到汉式的量化生产以及更为先进战机预投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根据地已经完成原始‘小步’积累,‘借尸还魂’之策始于蒙古之战后的国籍形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根据地同样完成了科技积累。世界战争,中国再也不会任人宰割,再也不会是战胜国享受战败国的待遇。

  C47飞过曲折蜿蜒,浪奔浪奔的长江,咸宁已近在咫尺,数十分钟后体积庞大的运输机平稳降落在咸宁机场。

  出运输机文建阳视线便捕捉到接机的陈诚、何应钦、李宗仁、薛岳以及高传辉等人。

  文建阳有点恍惚!

  接机的可是陈诚、何应钦、李宗仁、薛岳等国民政府军政大佬。

  何应钦、薛岳等人并不觉得有何不妥,高传辉是武汉会战总指挥,而文建阳又是汉华军最高军事长官,再说了还是军事委员会座上宾,蒙古之战功勋高山止仰,那可是洗刷国耻之战。

  陈诚和李宗仁更没有顾忌;论功就像何应钦和薛岳所想一样文建阳战绩望其顶背;论私,差不多是称兄道弟的关系。

  机场接机的高传辉内心也是波澜起伏。

  汉华军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交往已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