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6章 碎片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6章碎片

  位于帝都官街西侧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京城这是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政府机构,但是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与普通的政府机构不同,这个由国内的知名学者、教授组成的委员会,一直是政府独立的科学顾问团。在过去的多年间,为政府的提供了很多咨询服务。当然,他们还需要编写世界科学月报,以便让皇帝、官员以及学院师生掌握世界科学的最新动向。

  当然,帝国科学技术委员会还有其它更为重要的使命——协助引进国内企业引进西方技术。与其它国家分散的技术引进不同,早在都督府时期,针对技术落后的局面,就根据陛下的指示采取了“技术打捞”和“优选尖端”精明措施,从而快捷、成功地以可以说极为低廉费用与极高效率在短短不到十年之内,就吸收西洋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技术积累,迅速缩短了中国与西洋国家科技水平差距。而“技术打捞”即在技术引进时,对外国制造商报价销售的量多面广的技术数据、设备样品、工艺路线等进行分析、评判,努力“打捞”适用技术。而“优选尖端”即在适用技术中寻“新”择“优”,从而确保引进的技术不至于在引进后立即落后。

  当然,除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大规模的设备引进,开宏元年后,国内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建设,在五年间,国内官办以及民间企业引进了超过10万台机械设备,同期英法等国机械出口的85%,都是售予中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委员会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制定了进口机器设备名录,甚至有时更是直接派人参与谈判,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引进设备的生产技术专利。

  除了技术引进之外,科技委员会同时还指导着国内的工厂、学校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从而使得国内在许多技术领域得已超越英国。尤其是在电力、化学等领域,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国已经远远领先于英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委员会的指导引领作用,可以说是居功甚伟。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外界来说,科技委员会,仍然是一个名声并不怎么响亮的机构。

  相比其它的政府机构,科技委员会完全隐于一片园林之中,以至于从外观上看到,倒像是一个巨大的园林,而不是政府机构,很多时候,经常会被人误解为这是一座不开放的园林。

  置身于科学楼六楼的办公室中,身为科技委员会预研处处长办公室的宽幕落地窗前,一张显得有些过于瘦削的脸庞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睛,三十二岁的陈广已正背手眯眼,神情肃穆的看着窗外。

  与其它任何城市不同,帝都作为一座城市有着太多的第一,通往千家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