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 【置地饮牛奶 壹】_我要做港岛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改造,并通过行人天桥串联在一起;

  在后来,也就是1975年,亨利·凯瑟克回到伦敦从政,才把大权交给高级打工仔——纽壁坚。

  不过这一世嘛!

  自己就让他灰溜溜的回伦敦吧!

  吴光耀已经决定了,置地公司一旦发起对牛奶公司的‘恶意收购’;

  那么就算英资公司开了先例,自己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九龙仓、青州英泥、香港电车......

  这些拥有大量地皮的英资公司,就一网打尽吧!

  至于和记洋行,吴光耀打算三四年后,直接从汇丰接手,汇丰不会不给!

  吴光耀之所以,敢现在就直接收购这些英资公司,也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已经羽翼丰满,掌握了港岛的舆论、民意等;

  再加上,吴光耀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发现历届港府一直奉行的是‘积极不干预政策’;

  就是港府对‘英对英’、‘英对华’、‘华对华’之间的商业竞争,素来袖手旁观。

  正因为如此,吴光耀算定,只要不是‘恶意竞争’,港府是绝没有理由插手商业行为的。

  ......

  置地公司是老牌英资地产公司,创建于1889年,是当时港埠最大的注册公司;

  置地的创始人是遮打和凯瑟克,遮打不遗余力促成当时的港府实施他的填海规划;

  港府大规模的在本岛填海,置地公司获利最大,逐渐成为了中区的地王;

  遮打逝世后,置地被怡和洋行吞并。

  亨利·凯瑟克意气风发的坐在置地大班办公室里,心里却在算计,该以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

  华夏人不是有句古话嘛——新官上任三把火!

  置地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瓶颈,自己如果带领置地公司突破瓶颈,那么自己的威望一定会树立起来!

  置地的瓶颈就是,置地一直以来的大本营是中环;

  长期以来,中环一直是香港商业经济活动的心脏,它的脉搏跳动代表着香港整体社会的动力、活力,是香港繁荣的象征;

  但是中环的物业已经饱和,置地要想发展物业,就必须向外发展;

  此时,港岛的第二商业区,已经开始移到铜锣湾;

  海底隧道还有一年半就竣工,到时候铜锣湾更是水涨船高。

  亨利·凯瑟克如同猎人一般,开始寻找猎物;

  很快,牛奶公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牛奶公司本来就是我们英国人的公司,如今变成华资,我这样做也算是拿回属于我们英国人的资产!”亨利·凯瑟克自言自语的说道。

  原来,牛奶公司的历史课追溯到1844年,美国商人丢杜在雪厂街开办雪厂(冰库),渐渐的雪厂所属物业有雪厂街雪厂、春园街雪厂、铜锣湾雪厂;

  1886年,港岛出现一间与雪厂无关的公司——牛奶公司,英国的温逊医生在铜锣湾的荒坡办起了养牛场;1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