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乐观的马铮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去,日军必然会撤兵。”

  贺师长笑着道:“马司令员倒是对当前的战局很乐观啊?那你对当今中日之战的前景又有何看法,是不是一如这样般乐观?”

  马铮想了想道:“在全面抗战的爆发前夕,中日双方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的对比,日本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一我们不能否认。”

  “根据我们缴获的日军资料得知,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并发展经济,进而实现其由来已久的“大陆政策”,一方面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另外一方面大力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现如今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生铁9万吨、石油169万吨、水泥万吨,发电量0万千瓦,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60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80%,已经成为工业强国。”

  “反观我们,虽然就国土面积而言而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却是一个软脚的庞然大物。中国拥有亿人口和11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拥有丰富的资源。但中国只是个虚弱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丰富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每年总产值不过亿美元,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仅仅占10%。”

  “众所周知,打仗就是在打经济,就是在打工业生产能力,就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抗争!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的军事工业难以发达,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口径的火炮,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等尚不能生产。飞机和舰艇虽然已经生产出少量产品,但主要部件以及原材料必须依赖输入。无批量生产的能力,就战争的需要来,实际上等于不能制造......”

  不待马铮完,贺大师长就插口道:“马铮,按你这样中国抗战的前景并不乐观?”

  马铮继续道:“那倒不是,日本确实有很多的优势,但并不等于他们是不可战胜的,相反日本也有其弱!”

  “什么弱,我们能利用吗?”贺师长沉声问道。

  “日本的弱是他的国土所限,所谓弹丸之地就是的他们这种国家。因为地方,所以某些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非常缺乏,比如棉花、橡胶、羊毛以及铅、锌等军工产业所必需的有色金属原料,还有石油和煤等燃料,必须依赖进口。”

  到这里马铮笑了:“一个国家的战略物资都要从其他国家进口,这就等于国家的命脉交给了别人,这可是致命的啊。就比如日本军事工业最需要的铁矿,日本自身仅年产45万吨,加上朝鲜的60万吨,也只满足所需的1/6,每年还要从中国、东南亚等处进口数百万吨。这些弱足以至日本于死地,只要我们坚持斗争,和鬼子打持久战,和鬼子玩消耗战,我想用不了多久鬼子的战斗力就会有明显的下降。”

  贺师长皱了皱眉头道:“可是我们的军事实力远远不及日军,就拿我们八路军来吧,如果正面与鬼子对战的话,恐怕115、10、19三个师都无法单独和鬼子一个师团相抗衡,简单地来,只要鬼子出动三个以上的师团来攻击我们八路军,那我们就有可能被日军从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中抹去,你对此又怎样看待。”

  马铮沉思了半响没有开口,只是盯着平铺在地上的军事地图看了又看,然后大声道:“这个是客观事实,我不会否认的!如果现在日军真能集中三到五个师团对付我们八路军的话,确实有可能将我们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但是他们绝对消灭不了我们。”

  “为什么?”

  “首先从战术上讲,我们八路军用的是游击战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侵华日军全是正规军,不会玩游击战,再加上日本完全没有估计到中国地域广阔的程度,八路军可以往很多地方跑,日军就是全部铺开去追也不够用。如此一来,日军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着,所以从战术上我们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接着马铮继续道:“其次日本人对华政策极为失败,残暴的暴行只会激起中国人的反抗,而我们八路军又是人民的子弟兵,只要还有一个老百姓,八路军就死不绝,所以日本人想要消灭八路军几乎是不可能!”

  ←→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