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移防武汉(求月票)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全国范围内发酵着,被压抑了许久的人们奔走相告。武汉军民更是再次爆发大规模的抗日游行。

  而国际上,苏联、美国以及英法德意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就连一向新闻管制极为严重的日本也报道了此事。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全世界都在说这件事情,要是他们再自己捂着盖子的话,必然会引起国内民众的怀疑和不满的。

  得知第106师团的军旗被夺,日本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要求冈村宁次中将切腹谢罪,此事甚至于一度闹到日军大本营,可想而知事态的严重性。

  在中国人看来缴获一面日军军旗固然是一件高兴地事情。证明政府以及前线的将士没有在夸海口,没有在蒙蔽他们。但是没有人想到日本军民对此的反应会如此的激烈,甚至于让中国人有一种军旗比106师团被全歼还要重要的错觉。

  事实上这并非是错觉,在日本军民眼里军旗的重要性确实要比一个师团的生死存亡更重要。例如在日本历史上的西南战争中,政府军和西乡隆盛军在田原坂附近激战。其中政府军的步兵第14联队旗手河原林雄少尉战死,“陆军御国旗”被西乡军夺取,虽然之后政府军夺回了这面军旗,但是为此损失很多兵力。

  于是日军规定,由于不可抗力损失的军旗,会在损失后第二年的1月21日重新发给。陆军联队撤销编制后,军旗撤回到陆军省保管。尽管如此,日军还是视军旗被抢为最大的耻辱。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日军规定。如果战局陷入不可逆转的情况时,首先要焚烧军区,被称之为“军旗奉烧”。也正因为如此,从明治维新到现在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日军征战大半个亚洲,但是却在没有遗失一面军旗。没想到堂堂106师团的军旗竟然在武汉前线被支那人缴获了。这在日本人看来是不可原谅不可洗刷的耻辱。

  迫于国内的压力,再加上第二军之第三师团迟迟不能到位,江北的进攻陷入了困境,因此华中方面军决定全军后撤,结束这次已经没有胜利希望的会战。

  武汉会战结束了,这一战日军颇有一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声势浩大的集中了十多个师团,号称要拿下武汉摧毁中国政府以及民众的抵抗意志。但是结果却是苦战三个月却只能止步于马当要塞,陆海空三军皆损失惨重。

  确定日军主力已经后撤之后,国民政府致电独七师,全师立即移防武汉,准备接受军委会的嘉奖,包括马铮在内的军官接受军委会的授勋。

  接到命令后,马铮将这几日大战阵亡士兵的遗体集中起来安葬在双峰尖脚下的一大块空地上,并且找来当地有名的石匠凿了一块巨大的石碑,表明此地安葬的是独七师抗日阵亡士兵的遗体。

  随后马铮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