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老蒋眼中的马铮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苟延残喘而已。

  但是经过台儿庄战役以及这次武汉会战,认识到日本人不是战无不胜的,中国的国防力量也是可以整个旅团甚至于整个师团的歼灭敌人,日本的将军也可以一个接一个的成为中国将军的手下败将,他们的头颅也可以变成中国人的战利品,所以这一刻老蒋的抗日决心前所未有的坚定。

  有人说国民政府不想抗日,这是说不通的,正面战场上22次大型会战那不是吹出来的。这样说对于牺牲在淞沪会战、平津战场、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场上近百万的国民党部队是不公平的,要不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前期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日本现在也不仅仅只是占了一个沿海地区。

  但是正是因为前期打的太过于猛烈,致使国民政府精心培养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全都损失殆尽,尤其是老蒋勒紧裤腰带组建的那批德械师,基本上全都交待在了淞沪战场和南京保卫战中了,这也使得国民政府内部对于抗战的前途产生了怀疑,例如汪精卫、周佛海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迷失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了。

  然而老蒋毕竟是个明白人,虽说老蒋的指挥水平确实不怎样,用很多高级军官的评价说,也就相当于一个步兵营长的水平。但是就政治手腕而言。老蒋绝对是民国时期第一号政客,他的眼光绝不是周佛海、汪精卫之流所能相比的,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当然了。希望和光明主要是以马铮为首的前线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正是因为他们在前线不断的用战绩证明着日本人是可以打败的,所以才让老蒋这样的政客坚定抗战的决心。

  另外来自国际方面的声音也让老蒋更加坚定了中国不亡的信心,尤其是在这次会战之后,美苏等国纷纷示好国民政府。苏联方面答应的一亿美元的援助已经在通往中国的路上了,包括大批的武器装备和相关的设备。有了这批援助政府至少可以在短期内组建起30个步兵师。

  而美国方面这次也很含蓄的表示看好国民政府,尽管罗斯福政府并没有说明如何援助中国,但是美国人的态度还是让老蒋看到了新的希望。

  马铮的表现实在是令老蒋惊讶,之前他对于马铮的了解只是来自于军统局的调查,而那些调查都是三年前的老资料了,对于马铮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有勇有谋但形式鲁莽且冲动,疯子之名名副其实。

  但是军统局的调查报告和干女儿陈佳颖传回来的情况又相差甚远,在干女儿的报告里马铮是一个温文尔雅且威严十足的儒将,基本上和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周瑜差不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军统局是老蒋的左膀右臂,老蒋对于戴笠也是极为相信的,而陈佳颖则是夫人收养的孤女,是他的干女儿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