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战略冒险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等于摆脱了绥察两省不利的地理位置,以后进退自如,大有作为。

  为了迷惑日军。93师在兴和沿线布置阻击阵地都是在公开进行的,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但是由马铮亲自指挥的联合攻击群的行动就隐秘的多了,部队都是昼伏夜行,行动迅速而隐秘。

  对于陈旭东所部东进冀东马铮是极其重视的,而且这支部队东进可不仅仅是打一通就走,而是要在沿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

  关于马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挺进冀东,云鉴等人其实很不理解,毕竟冀东距离绥察军区的防区相距十万八千里,实在是没必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是他们的反驳意见却被马铮否决了,云鉴等人看不到冀东的重要性马铮却能看得出来。

  冀东是指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县、乐亭、临榆、丰润、等22县。此地处于河北东部,同热河相连。这里东西屏京津、东扼辽沈,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同时也是日军连通关内外重要的通道,只要在冀东站稳了脚跟。那么就等于截断了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之间的联系,这对于中国的抗战是很有利的。

  要知道在很大程度上华北方面军的物资并不是从日本本土运来的,而是从东北运进来的,包括沈阳兵工厂生产的枪炮子弹。只要连通关内外的通道出现了问题,关内的日军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而且冀东绝大多数的县区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就算是有山区也都是低矮丘陵。并没有像太行山区那样的大型山脉。所以冀东地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只要占领了这里,绥察军区就不会缺少粮食,就能招募更多的兵员,因此攻占冀东是马铮整个扩军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过冀东大起义的打击之后,此时日军在冀东的力量极其薄弱,正是马铮所部趁虚而入的好时机。要是操作的好,完全可以将冀东变为第二个绥察根据地。

  此外现在八路军在冀东也是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的,甚至于有一支颇为不错的正规部队,在征得八路军总部的同意之后,马铮所部这次东进的很重要一个目标就是和这支抗日队伍会师。

  关于冀东的这支八路军马铮也是见过的,就是原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这支队伍成立于1938年5月,以晋察冀军区独立一师第三团为骨干编成的。

  1938年5月,八路军为执行**中央关于开展冀东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以第120师雁北支队和晋察冀军区的1个支队,于平西斋堂、杜家庄地区合编为第4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李钟奇任参谋长。辖第11、第12支队和独立营、骑兵大队,共5000余人。

  随后第4纵队由平西出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