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三章:糜烂的战局(求订阅!)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集团军三面有受敌顾虑,于是第一战区司令部命令第14集团军各部在突围游击中向北撤退。

  话说刘茂恩的第14集团军原本是第二战区的主力部队,被调归第一战区指挥后同样是战区主力,这个集团军向来是被卫立煌当成铁杆主力和王牌部队使用,因此防区范围较大。

  作战开始时,第14集团军主要对付的是南部的敌35、21师团。而这两个师团主要的任务是向西攻占孟县、济源县以及王屋镇、邵原镇,以达其封锁的目的,而未作向中心攻击,所以第14集团军开始曾以在沁水县以南下川地区的第15军、98军一部在横河镇西北的煤坪一带,围攻敌33师团至该地的一部。

  当第33师团作向中心攻击后,而西部曾万钟的第5集团军情况不明时,卫立煌指示第14集团军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转移,就地补给,另整态势。依此,第14集团军令43军布防于垣曲以东的同善直至灵官庙的东西一线。15军布防于同善向北至舜王坪一线,以阻止南路的敌独混第16旅团和21师团及西路的敌42师团。又令在沁水东北王壁镇的第93军进攻沁水之敌,以接应集团军主力北撤。

  现在驻扎在南部济源至邵原公路一线的敌35、21师团,开始沿公路向北作横向进攻,与阳城的敌33师团夹击第14集团军,第14集团军的处境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中条山战局迅恶化不仅引起了国共双方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了身在沂蒙山区的马铮的重视。关于日军进攻中条山的事情,马铮原本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历史上日军从38年到41年三年间曾动过11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但是结果都一样,全都被守军击溃。

  唯独在1941年5月份的那次进攻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但一举拿下了中条山这个战略要地,同时还歼灭了大量的中国守军,战绩辉煌。

  现在时间仅仅停留在39年年底,所以马铮并没有想到此次进攻日军会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因此一开始的时候大意了。

  现在根据前线传回来的各种情报,马铮迅意识到日军这次进攻和历史上1941年的那次中条山会战如出一辙,甚至于连兵力部署都一样,同样是多田骏指挥的十万大军对阵何应钦、卫立煌的第一战区,唐淮源和武士敏将军同样战死沙场。

  而且马铮还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对第一战区进行增援的话,后果还会更严重。日军在对中条山地区的全部防御阵地完成突破后,尤其是在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平6等县城及相关的关隘据点,封锁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对****的内外侧双重包围后,随即转入对数路中国守军各阵地进行反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