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二章:马铮的换装计划(求订阅!)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签订的这个中立条约,马铮只能表示无奈,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只不过他没想到会这样的快。尽管之前就已经有了预感,甚至于为了能在苏日两国签订中立条约前获得更多的物资,马铮一次性向苏联订购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物资,包括武器装备以及大量的工业设备。

  但是当消息传来之后,马铮对于苏日签订的这个条约还是相当的不满,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苏联竟然宣布承认“满洲国”,同时承认日本在华北的利益,这是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严重侮辱和背叛。

  而且为避免触怒日本人,苏联在条约签订后开始减少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同时撤回在华的志愿飞行员,使中国失去了抗战物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对正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另外苏联和日本签订这个中立条约之后,失去了苏联这个娘奶的中国政府必将迎来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亲日派肯定不会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一定会大肆散布抗日必亡的谬论,甚至于还会公开投靠日本侵略者。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在这段时间内,投敌叛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达58人,副总裁以下的国民党中央委员20余人,投敌军队则达50万之多,占伪军总数的62%。因此可见《苏日中立条约》的危害有多大,它的出现大大加剧了中国抗战的困难局面。

  这些都是马铮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站出来将自己的立场阐明,即便是对局势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帮助,但是却可以让国人看到,中国人并不会因为失去一个并不可靠的盟友而向敌人卑躬屈膝的投降。

  不过对于这次苏日媾和,马铮心里气愤的同时也有一点小激动,气愤的原因就不说了,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至于马铮心里的那点小激动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直以来马铮都很担心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导致日本改变既定的策略,不向南发展,反而采取北进的策略,那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于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有很多人都说,日本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毕竟日本的国力摆在那里,再强大的蟒蛇也不可能将大象吞噬。更何况就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而言,南下是日本最好的选择。

  从现实出发,日本要进攻苏联的话先要考虑进攻路线,从地缘以及其他因素考虑日本可能有三条进攻的路线:一是从中国东北出发,日本可以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目标将会是外兴安岭一带和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地广人稀。大片地方都是不毛之地,战略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不大,如果想从这里攻向苏联的欧洲部分那是极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