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九章:疯狂的日本(求订阅!)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败后,日本终于暴露了其疯狂的本性,并且很快就迈出了走向灭亡的关键一步。

  事实上,历史上美日谈判也确实在扯皮了两个多月之后而失败,而日本则是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之后也迈出了决定命运的一步——侵入法属印度支那。

  在与美国扯皮了两个多月之后,日本终于意识到和谈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般手到擒来,美国人的态度逐渐变的强硬起来,直接导致日本高层对于美日和谈丧失了信心。

  事实上负责谈判事宜的日本外相松冈从一开始就对和谈没有任何信心,作为日本的外相,松冈很清楚日本近几十年甚至是近百年来朝野上下所执行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国策。可以说,在日本帝国主义形成和崛起过程中。从明治天皇到大正天皇再到现在在位的裕仁天皇从一开始就将帝国主义思想植入了全体国民的大脑里了。

  在大日本帝国所有的宣传中,“皇国”不仅要吞并中国、朝鲜,而且要统治东南亚这样的言论遍布日本的大街小巷。

  近几年,帝国上层竭力宣扬夺取南洋的富饶资源,以确保将来向中国大陆的扩张。而且这个政策从30年代初就开始隐秘执行开了,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已经开始向东南亚进行经济、政治渗透。

  昭和11年8月,广田弘毅内阁在日本“国策基准”中将向南方海洋方面扩张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的一个方面。昭和15年7月,近卫内阁提出了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扩张政策,并明确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包括已被侵占的朝鲜和正在侵略的中国,而且囊括整个东南亚,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的诸岛屿。在这个侵略计划中。占领东南亚,独霸西南太平洋是关键的一环。

  在这样一个或明或暗执行了几十年的系统的国策面前,帝国高层即便是想要调整也绝不是三两天就能调整好的,况且国内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赞同这样的调整,因此美日和谈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最起码松冈外相是这样想的。

  导致日本对美日和谈失去信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方面态度的变化。随着美国战时体制的强化,一面在欧洲越发加强对英援助,一面在远东继续推行援蒋政策。

  上个月28号,罗斯福总统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同时罗斯福还刻意强调:“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考虑到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美国国会正在商讨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德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