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银元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晏磬书的注意力都在壁瓶的外壁,而最后检查时,他发现了壁瓶中内部储藏的秘密。

  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伸向瓶口,想将之前看到瓶中一个用麻布包裹着的物体取出来,可是由于瓶口太小,晏磬书的手仅伸入了五根手指,就再也无法深入了。

  他无奈,只能从杂物间取出一个一个头部细长的铁钳,将壁瓶斜放,用钳头轻轻夹住麻袋的顶端,小力抽拉,才将麻袋取了出来,两件壁瓶中各有一个麻袋,麻袋有半个垃圾桶那么大,起码有十斤重,在将麻袋取出的过程中可废了他不少力,取出的过程中里面叮叮当当作响,让晏磬书隐约猜出了麻袋里储藏的是什么东西。

  果不其然,打开麻袋的开口,晏磬书不由得眯了眯眼睛,里面的物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得有些让他睁不开眼,他将麻袋移至阴凉处,才看见里面堆满了银光闪闪的银元,这还是晏磬书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银制品堆在一起,虽然可能这些银元真正价值不高,但是他还是有些振奋地吞了吞口水。

  他找来几个脸盆,将所有的银元倒在了脸盆里,两麻袋银元一共装满了三个脸盆,之后,他便坐在脸盆边,一块一块地鉴别,将银元按照种类以及年代来分类。

  我国自明代万历年间,银元就从国外流入中国,大部分为西班牙银元,由于其款式以及异国性,成为了士大夫的珍藏,到了乾隆年间,我国开始铸造了第一种银元,为班禅头像的纪念币,只是作为纪念用,并不流通。之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势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越来越多得接触到了西方的知识,尤其是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银元这样的货币制度就进入了洋务派的视线,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奏准由广东造币厂试铸光绪元宝,后被调任为湖广总督后又在武昌设立银元局,铸造银元,各地纷纷效仿,到了宣统二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定名为“大清银币“。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成立后,颁布了《币制纲要》,确定银元为货币单位,为了庆祝这一时刻,铸造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等系列硬币,其中便存在着纪念银元。到了袁世凯时期,大量铸发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袁大头,短短不到十年间,共铸发了七千万余枚银元,在民间流通极广。

  晏磬书整理下来,这批银元中,袁大头的数量占据最多,有631枚,还有312枚为四川铸造的光绪元宝。

  其中,袁大头大部分多为民国三和五年的普通款,面值为一角、贰角、一元等,在世面上的价格在200元到800元不等,而光绪元宝则大多为江南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