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2章 大唐生娃有养活(第二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震趴下。

  ……

  “大娘不怕,小病,其实可以不输液,我拿汤药和针灸给你医,半个月能好。

  你着急,就给你用别的药,两天会恢复。

  你发烧了,吃的饭吐出来,先不要吃饭,晚上吃汤面,多放汤。”

  被提到的小丫头在住院部给人挂吊瓶。

  天气不怎么好,有学子的母亲生病,学子不在身边。

  “好,好,听你的。”老太太笑着说。

  她儿子月末要回来,她怕自己生病被儿子看到,儿子就不出去当官了,她因此而急。

  小丫头的眼睛露出笑意,转头又给一个八个月的庄户婴儿扎针,孩子出生总是容易生病,即便母乳跟上了。

  八个月的孩子,挂吊瓶扎针扎哪?

  放到李易那时,除非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一般都是头皮、手脚踝部分,血管容易找。

  啥?脖子上的也容易找?也行,关键时刻就能扎。

  小丫头不是,她拿起婴儿的小手摸着,宝宝难受,小嘴儿瘪瘪着,一副随时要哭的样子。

  摸了几下,小丫头给小手消毒,先给捆上了竹片固定住,然后调整药水,拿着针慢慢地扎进去。

  血一下子进到管子里,放开输液,调整点滴频率,一针,就一针。

  她根本不用眼睛看血管,她是医学世家,扎针灸为本,行针时凭感觉。

  小宝宝挨一针,感觉手上多了东西,药液一进入,不舒服,张嘴想要哭。

  小丫头把早准备好的胡萝卜条蘸蜂蜜塞宝宝嘴里,宝宝痛苦的神色瞬间变甜蜜,跟蜜一样甜的那种。

  宝宝吧嗒两下嘴儿,含住,手不疼了,如果吃完了再给一个,再扎两下都行。

  “看着这两个温度计,瓶子的温度低于孩子的体温,就要稍微加下热,尽量保持一样,刺激性小。”

  小丫头对孩子的母亲说,都是庄户。

  这个是工匠的媳妇儿,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全是女儿,工匠想生个男孩子,然后教导手艺,帮庄子干活。

  女孩子工匠也不在乎,就是怕学手艺的时候不如男娃儿。

  什么传宗接代,工匠不考虑,到这边的孩子,都改成李姓。

  李家庄子的报纸上从来不曾宣传‘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这等骗人的话。

  反而支持百姓生娃儿,有补贴。

  叫‘生娃好养活,大唐给补贴。’

  地方写标语。

  ‘多生娃,为国家,大唐繁荣靠大家’、‘生孩子,拿粮食,多生孩子有肉吃’、‘生娃不要怕疲倦,出生就领兑换券’、‘生出来,活下来,人生从此幸福来’……

  时代不同嘛!大唐需要人口。

  李家庄子的人就支持东主,生娃儿啊,反正生孩子的时候没什么危险。

  尤其是生过孩子的,然后检查身体,允许继续生的,那就来吧。

  至于吃饭的问题,自己有在庄子记账多少钱都不知道了,反正吃饭在食堂。

  人不可能永远不生病,即便平时再注意,还是不小心病了。

  医院和住院部负责,小丫头算是练手。

  李易那时的护士,可能从入学开始就惦记扎谁,然后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一般互相扎、扎自己、扎男朋友……

  有时扎男朋友熟练了,换个男朋友,重新找血管扎,陌生才能练手嘛对不对……

  一直到毕业,实习的时候,扎病人,还是会出问题。

  小丫头不是,学针灸和按摩的,手法和天赋在那摆着。

  “青黛,一会儿跟我作一台手术,输卵管消炎后的疏通,你看着。”

  小丫头在努力工作的时候,李易找过来。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