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满城百姓捉蚂蚱(第一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稍微高一点点。

  庄户们行动起来,骑马跑外面雇佣人手,现在不是赚钱的问题,反正不会赔。

  毕构一回府,亲自写告示,尽量直白、浅显。

  告诉百姓洛阳城西二十五里的山上,可以用蚂蚱换鸡苗、鸭苗,而且还能学会怎样自己孵化。

  另外有不能孵化的鸡蛋、鸭蛋,能允许用蝗虫来换,很划算。

  再写晚上在野外生一堆火,引诱蝗虫飞来,用网兜抓的方法。

  他写完,一群人抄,抄出来几份立即贴到洛阳城里,其他河南府的地方派快马去送。

  洛阳城中的百姓当天下午就差不多全知道消息了。

  “还有十来天才有鸡崽子,现在是用蚂蚱换蛋。”

  “就是那个败家子。”

  “听说了,带了好几万只鸡鸭过来。”

  “蝗虫抓多了,是不是会惹到老天爷?”

  “念告示的不是念了嘛!咱又不吃,给鸡鸭吃,老天爷想降罪,找鸡鸭。”

  “是这个理儿,谁吃找谁。”

  “今天晚上找地方点火。”

  “别走水,一烧一大片。”

  正如李易所说,百姓很容易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天还未完全黑下来,洛阳的百姓已经带着家人或跟邻居组队出发,到外面白天看到蚂蚱多的地方生火。

  毕构乔装打扮,站在街道上,摇着头说:“果然是财帛动人心,什么天威,眼前有好处拿,皆在行动。”

  他的弟弟毕栩也在洛阳为官,知道情况后过来找到他。

  “兄长,李易究竟为何而来?”毕栩心中不安。

  “你无须知道,知道得多了,麻烦也多。”毕构不说,蝗灾眼下没大爆发,怎么说?乱民心么?

  毕栩脸上有焦虑的神色:“兄长,坊间有传闻,山上的李易就是长安城东灞水畔李家庄子的李东主。”

  “是,一个少年,名声在外,可不是靠着什么诗赋文采。”毕构对李易最满意的地方在此。

  大唐有许多文采好的孩童或少年,总是参加各种诗会,到其他人的府上干谒。

  当然,李易那小子同样传出来不少词曲,长安平康坊一唱什么,洛阳这边就兴起什么。

  洛阳勾栏之地、花船对这些词曲比较感兴趣。

  种田的百姓在琢磨割麦神器、脱粒神器、脱壳神器。

  商人们则在想肥皂、花露水、甘油、打火机、腐乳等东西。

  可谓是名声在外,就是不知道长什么样。

  这等人莫说有官身,即便白身,在洛阳犯了事,都不敢给上枷,判也得向宫中请示。

  毕栩不晓得长兄的心思,他还是愁:“他若是过来骗人,怎么办?”

  “能骗人什么?蚂蚱换的蛋,一斤换一个,蛋难道百姓分不出真假?”毕构摆下手。

  毕栩刚要继续说,一群孩童蹦跳着边跑边喊到这边。

  “抓蚂蚱、换蚂蚱,抓了蚂蚱有蛋拿。一斤蚂蚱一个蛋,一车蚂蚱顶庸麻。捉蝗虫,送蝗虫,送了蝗虫蛋香浓……”

  小孩子们喊着跑远。

  毕构兄弟二人愕然。

  “哈哈哈哈~~”过了片刻,毕构大笑起来,他不用猜就知道是谁编的童谣。

  “哪个编的?太俗了,不见丝毫文采。”毕栩皱眉头。

  毕构听了,从袖子的兜里掏出三本书递过去:“抄一份,原本给我送回来,那是给你侄子的。”

  毕栩正要贬低一下编童谣的人时,看到书,拿在手上。

  先看字,道:“好字,没见过,却给人一种梅花枝的感觉。”

  等翻开再看,几页过后,他吓到了。

  “兄长,何人所作?这等传家的东西你弄到了?蒙学呀,大的人一样能够看。”毕栩小心地观察起四周。

  “编刚才童谣的人所作。”毕构笑着说。

  “啊?”毕栩瞪大眼睛,张嘴。

  今天第一更,还有四更,第二更在十一点左右。感谢大家的打赏、推荐、收藏,鞠躬!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