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归于良乡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少说也要两个时辰,在轿子里准备一些吃食,路上能打发时间,轿夫们抬几个时辰轿子,也要吃饱才有力气。

  何能哭丧着脸:“少爷,良乡现在不能去啊,不知哪个狗官上奏朝廷,把流民都赶到良乡县,如今那地方全都是流民,成了一座流民城了,老王说县里的商铺也要搬走了。”

  老王就是春晓和千金的老爹,严成锦当初让他在良乡县养鸭子。

  严成锦皱着眉头:“可有传闻是哪个狗官说的?”

  “这个小人不知道,不过如今良乡真不能去了。”

  贼匪都是流民变的,这么多流民聚集在良乡县,早就成匪窝了。

  以少爷谨慎的性子,听他这么一说,应该就不会去了吧。

  严成锦沉思片刻:“去问一问王老爷子今日有无闲暇,陪本少爷去一趟良乡。”

  流民聚集之地,说不准会打劫。

  去良乡自然要王越带上精锐,有锦衣卫暗中跟踪,随时向牟斌禀报他的动向,应当不打紧。

  不一会儿,何能跑回来禀报:“少爷,王府的管家说王老爷当值去了。”

  严成锦不由打消了念头,今日怕是去不成了。

  王守仁到严府求教,瞧见严府门前停着的破轿子,家丁们往里头装点心吃食。

  “老高兄要出远门?”

  “嗯,想去良乡县一趟。”

  “在下可否与你一同去?”王守仁道。

  听说朝廷勒令流民归置于良乡,一猜便知是严成锦出的主意。

  实在想不通此举是何意。

  从与邻邦交易铁具和弘治狩猎,王守仁能看得出来。

  虽然严成锦不像他一样,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豪言壮语。

  但严成锦至今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明百姓。

  以老高兄慎重怕事的性子……

  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正巧王大人进宫了,你给我当当护卫。”严成锦一本正经。

  让何能找来一把青钢剑和一石大弓。

  “…………”王守仁。

  严成锦坐上轿子,两个时辰的脚程,比起其他地方来,良乡算是离京师近的地方了。

  没了流民,京城看起来比往日繁华了许多。

  出了城,走在京城通往良乡的官道上。

  轿子里有蚕豆、点心和枸杞茶。

  王守仁走在轿子旁边,严成锦不怕有危险,这个家伙有圣人光环。

  再加上如今他也有了朱厚照那样的待遇,出门就有锦衣卫跟着。

  一晃两个时辰过去,

  何能撩开轿帘,对着严成锦道:“少爷,到良乡了。”

  严成锦下了轿子。

  眼前,窄小的街道,低矮的商铺,破碎的青石路,到处充斥着贫穷的气息,很符合流民的气质,不折不扣的清贫。

  县城外的清野,有许多的草棚。

  两个年轻的流民端着破碗过来,严成锦以为他们要乞讨,没想到,他们却关切问:“天热,你们要喝水吗?”

  严成锦丝毫没有犹豫:“不渴,谢谢。”

  “谢谢。”王守仁接过来,一口闷了下去。

  严成绩问:“这些草棚,可是良乡知县让你们搭的?”

  “是,张大人对我们很好,唉,虽说有个落脚的地方,可没有生计也不是办法,不知灾粮能领到什么时候。”他们心里清楚,朝廷只在大灾时开仓赈粮,不会一直赈济下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