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陛下不要夸臣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国王算起来是大明的臣子。

  只是,这个臣子有点不同。

  为了更好的掌控朝贡国,选封大妃,立太子等,都需要大明朝廷册封。

  程敏政收李怿为徒,是严成锦的主意,可以说成私通朝鲜,操控内政的大罪。

  朝鲜离大明极远,消息通常传不回来,但现在,似乎触发了备用方案……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穿着常服,召见了朝鲜的使臣韩斯门。

  这不是偷了藏书馆《宋氏天工》那人吗,怎么又变成朝鲜的使臣了?

  “朕记得你,你偷了藏书阁的典籍。”

  韩斯门脸红到耳根,赔笑道:“尊敬的大明陛下,臣已经受过刑了,

  这次来大明朝贡,是受慈顺大妃的旨意,告知陛下,晋城大君拜程敏政大人为师了。”

  慈顺大妃的疏奏,他也不敢扣留。

  朝鲜国王拜师,可不同于一般的坊间收徒,只是认了门生的关系。

  就如同大明的太师、太傅、太保一般,没有实权,却是极高的封号,在官职上属于从一品。

  而且,晋城大君还如此年幼。

  这是想摄国朝xian?

  李东阳微微一惊,程敏政在朝中混的不咋样。

  到了朝鲜,却干得风生水起啊。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谁能想到,程敏政在舞弊案后,还能有东升再起的日子。

  刘健微微蹙眉,道:“虽说过拜师无官衔加封,程敏政如此做,是先斩后不奏啊。”

  弘治皇帝看完晋城大君的疏奏。

  程敏政竟打着朕老师的名号,强行将晋城大君收为门生?

  这疏奏实则是慈顺大妃命领议政所写。

  朝鲜与大明朝廷相隔甚远,就算是国王驾崩了,无使臣通报,几年过去消息也传不到京城。

  慈顺大妃是精明之人,疏奏看起来是粗略一提,实则是想让大明陛下知晓此事,避免程敏政有不轨之心。

  “程卿家身为朝廷礼部官员,岂会不知礼数,竟不向朕禀报。”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看向刘健三人,目光若有所思。

  礼部尚书张升道:“陛下,不如将他召回京城吧?”

  弘治皇帝目光灼灼,道:“李卿家以为呢?”

  李东阳摇头沉思:“程敏政是严成锦谏言,才去了朝鲜。”

  “李卿家言外之意,程敏政这次收徒,与严成锦有关?”弘治皇帝问道。

  韩斯门心头微微一惊,早就听闻大明朝廷有三位厉害的阁臣,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叫李东阳,果然厉害,一猜就猜到了。

  他受到信的时候,就知道是严成锦所为。

  刘健和谢迁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点头,道:“臣等以为,大有可能。”

  “召程敏政回来,让严成锦当面对质便知。”秦竑说道。

  弘治皇帝微微有些被期满的感觉,派程敏政驻守朝鲜,便是让他有事及时禀报大明。

  如今他收了晋城大君为门生,竟不向朝廷禀报。

  难不成真想借大明的名义,摄国朝xian?

  “内阁留下,六部先退下吧。”

  等六部官员全都退出去后,弘治皇帝才道:“宣严成锦开见朕。”

  半个时辰后,严成锦随着小太监走进殿中。

  “可是你让程敏政收晋城大君为君呐?”

  弘治皇帝幽幽问道。

  严成锦微微躬身道:“回禀陛下,是。”

  来这之前,早已准备了几手,不怕陛下问起。

  只怕陛下把程敏政召回京城,这样驻朝的使馆就没了。

  弘治皇帝嗤声问道:“为何要如此做?”

  “如之前与陛下所说,想让朝鲜出兵剿灭建州。”严成锦道。

  秦紘道:“这小子为何执意如此?”

  严成锦不理他,看向弘治皇帝:“敢问陛下,今后可有出兵鞑靼的打算?”

  弘治皇帝重重一叹:“朕自然想收复草原。”

  “建州摇摆不定,时而向大明进贡,时而又讨好鞑靼,不如让朝鲜将其除去。

  日后出兵鞑靼,能增加一成胜算,这便是臣的本意。”严成锦说道。

  弘治皇帝笑眯眯地道:“卿想得比朕还远啊。”

  严成锦下摆一晃,跪下行礼:“还请陛下不要夸臣,臣还不够稳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