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6章 初改天下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父皇和诸公较劲?”

  他也知道里甲的弊处,宣府的万人匪寇,归根结底也是受害于里甲制。

  这两日,京城沸沸扬扬,比科举之年还要热闹许多。

  士绅常徘徊于宫门前,看有无皇榜贴出。

  传闻,朝廷要改里甲制了。

  可究竟对他们是否有利,还不得而知,里长就像个没有头衔的小官,可以享受比士绅更多的利益,士绅门不想失去。

  三日一晃过去。

  大清早,百官们心情忐忑紧张。

  今日是严成锦要向陛下谏言,该如何改里甲制。

  若是取缔,他们绝不准许。

  金钟的声音似乎比以往更漫长。

  百官走进大殿,太上皇弘治迫不及待地道:“严卿家以为,里甲制要如何整饬?”

  诸公和百官面色无比严肃,转头看向严成锦。

  “两京十五道,准许百姓在原籍的科道中自由迁移,并可以入黄册,但不再赐给土地。”

  百姓能离开原籍,在主府落户,便多了一条生计,赚了银子买产业,就能在主府落户。

  这将会大大刺激大明的经济。

  大明无太大盛世的原因之一,便是里甲制。

  诸如京城,京城之所以繁盛,是由于许多外来人口汇聚京城。

  但凭京城本地百姓,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盛况。

  这是为何大明仅有南北直隶繁盛,而其他府却无法变成大城的原因。

  “如此一来,不仅是京城,各地主府也会变得愈发繁荣。”

  刘健目光凝聚。

  只要不剥除士绅的里长,士绅虽心中有不满,却也没到要反抗的地步。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道的赋税和徭役。

  张彩微微抬头,没想到严成锦竟会想出这等计,只在科道中自由迁移。

  韩福沉声道:“可若百姓都往主府汇聚,贫瘠之地的赋税,该如何处置?”

  视线一转,大臣们的目光转到严成锦身上。

  严成锦道:“韩大人家中是富户,不偿体会过百姓之苦。

  若无兵灾和苛政,百姓不会抛弃自己的土地,赋税一样缴纳。”

  李东阳能想明白,一户有十口人,三口人种地就够了。

  其余可迁移至他处谋生。

  六部的言官刚要说话,可他们身形却停住了,只见严成锦手里的弹章,正躬身地呈递。

  “臣想弹劾大理寺卿韩福,草菅人命。”

  韩福心中大惊,面色唰地一下全白了。

  “本官何时草菅人命!”

  “河南人贾斌因与其弟贾凯争夺田地,误伤其手掌,本该判处罚银十两。

  韩大人却判了死刑。”

  刑量之重,令百官瞠目结舌。。

  严成锦道:“河间府一书生名为刘景,骂知府下狱,本该关押十五日罚银十五两,却也被韩大人执以死刑。”

  诸公露出不忍之色。

  韩福以为严成锦忘了他,没想到,他竟在偷看邢部的宗卷。

  严成锦道:“诸如此事,还有十五例,刑量之重,令人发指。

  臣起初以为,韩大人过于正直才会如此,可吏部主簿吴世忠的家族因避税下大理寺狱,当判流放,给了银子却能放出来。

  此乃以权谋私。”

  韩福瞳孔猛地一缩,这是他当少卿时的事了。

  太上皇弘治面色冷然。

  蒋冕看向韩福,行刑严酷他亦有听闻,刑量很难夺量。

  尤其是鳏寡孤独,判了死刑也不会有人在乎。

  “韩卿家,可有此事?”

  韩福深吸一口气:“臣量刑的确重了些,也是为震慑百姓。”

  “韩大人此举,与以严法治国的秦朝何异?秦只存续了十四年。”

  张彩看向韩福。

  大殿中安静下来,韩福自不想就此致仕。

  大殿安静片刻,太上皇弘治道:“邢部旧案,暂交锦衣卫查,韩卿家休息几日。”

  朱厚照道:“父皇,既然诸公对整饬里甲制无异议,儿臣想推行天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