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_全球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亭徐家的代表人物当然是徐阶徐阁老。

  这位甘草国老在嘉靖、隆庆两朝乃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各种隐忍最终搬倒严嵩父子的事迹,便是在今天看来,也足以让人击节喟叹——这是真正的权谋大师。

  可惜,徐阁老厉害,他的子孙却比较混蛋。他在北京与严嵩各种辛苦斗法,他的子孙却在老家各种横行乡里、巧取豪夺、鱼肉百姓。到了徐阶致仕的时候,华亭徐家拥有良田二十四万亩以上,各个庄园里的雇农、仆役等超过五千人。

  虽说后来因为高拱上位,利用海瑞、蔡国熙等人对其打击。徐阶的长子被充军,田产也被迫吐出来一部分。但没多久徐阶的学生张居正赶走了高拱。所以,徐家的大部分田产得以保留,充军的长子也安然回乡了。

  总之,现在的徐家仍然坐拥二十万亩以上的良田,乃是这个时代一顶一的超级大地主。

  江南膏腴之地的二十万亩良田是什么概念呢?按照这一地区的土地在明代普遍亩产能够达到四五石,大部分土地可以种植双季稻,佃农每年至少上缴一半收成给东家计算。徐家一年光是收租子就有七十到九十万石粮食。折算成银两差不多就是三十五到四十万两。

  有了这样的根基,徐家做什么事都很方便。

  当然,光靠土地来钱还是太慢了。徐家自然看上了来钱非常快的海贸。

  丝绸、茶叶、瓷器,乃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拳头产品。徐家自己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种茶、种桑。徐家是超级大地主和大士绅,可以自己建立织机工厂。至于瓷器?老外又不挑剔,不是非景德镇的瓷器才要嘛。徐家也可以自己建厂烧制!

  除了自己生产,徐家靠着自己巨大的影响力,也可以向周边地区的普通农户进行集中收购。如此一来,自产以及收购的,这量就非常巨大了——也只有海贸才能吞下这样的货物了。

  所以,没有理由不参合到海贸里来啊。

  实际上,徐家每年从海贸里获得利润,远远超过粮食所得。按照他们和常走这一线的葡萄牙商人的约定,徐家每年分三次组织船队出海,在东海上的一处小岛上与葡萄牙人交割。基本上,光是这三次交割,徐家能够获得的利润,就不下七八十万两!

  这仅仅是徐家一家!

  朱由栋来到江南后不久,在锦衣卫和江南织造太监的阐述下,早就对这里面的利润垂涎不已:做实业是必须的,不如此,国家的工业和科技无从发展。但是,做实业挣钱哪有低买高卖转手贸易挣钱来得快啊!

  所以,实业要老老实实的去做。但是呢,这海贸也得去分一杯羹嘛。

  当然,这会儿太孙殿下羽翼未丰,一下子就去动所有的海商是不行的。但是这徐家嘛,真的可以动一动。

  徐家自从徐阶之后,其子孙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