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0章 大燕立国,年号岁安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启祭祀仪式,宣告天地众神,人间天子将要登基:“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协,岁月兹著,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李彦静候片刻,拾阶而上,来到圜丘坛正中的天心石上立定,面向昊天上帝与皇地祗的神位。

  天心石又名亿兆景从石,“亿兆”是形容百姓之多,“景从”是紧相追随,此时这位大燕天子开口,声音隆隆,仿佛真有亿兆百姓景从:

  “自唐运告终,赵宋承祚,其君父子及孙百有四十余年,今运亦终,豪杰分争。”

  “天赐英贤,为吾之辅,用干戈而讨逆,本仁义而纳降,今偃兵息民于田里,国业日隆,幅员万里。“

  “臣下皆曰,神器不可久虚,生民无主,欲尊帝号,吾不敢辞,于圜丘设坛,受天明命,肇造弘基,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天下之号曰大燕,建元岁安。”

  听得国号与年号,臣民都露出振奋之色。

  宋祚已终,大燕立国,年号岁安!

  这个“大燕”是真正的国号,前面大一统朝代的国号都是一个字,秦汉晋隋唐宋,所谓大秦大汉大唐,其实是习惯了后世叫法的尊称,历史上直到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才变为两个字的国号,即大元、大明、大清。

  至于年号,倒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基本是祈祷吉祥、希冀国泰民安和显示天子威严的意义,早年先秦至汉初都是没有年号的,从汉武帝继位后才开始使用,历代帝王遇到特别的大事、要事,才要更改。

  当然也有皇帝换得很频繁,比如李治武则天夫妇,李治有多达十四个年号,武则天正式年号有十三个,登基前还用过四个年号,加起来十七个,可谓历朝之最……

  李彦其实比较喜欢明清那种一人一个年号,后世能够以年号作为皇帝称呼的形式,但现在这个年代不太合适,所以他第一个年号定为“岁安”,是个希翼年岁平安的年号,既有意义,又十分温和。

  宣读祭词,供奉祭品,向昊天上帝、皇地祗乃至整个天地祭祀,整个过程中,一直贴身收藏的天书,轻轻震动,流转光辉。

  李彦眉间一跳,生出奇特的呼应感,似乎在无穷高缈的某处,现出琼楼金阙,无边盛景,遥遥呼应。

  两者之间,又隔了一层屏障,却是道行未满。

  李彦目光看向北方。

  这一刻的他,仿佛有种无远弗届的神觉,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头赤金色的凶恶长龙在北方盘踞,张牙舞爪,遨游虚空。

  当时九天玄女赠予天书时,有言这份气数是“天枢化真龙,执斗柄,得地所钟,不可撼也”,在询问下,更是承认留给一百零八魔星的路有两条,依附宋廷,辅国安民,可完道行,可避此劫,不然赤金龙祸乱中原,罪下酆都,万劫不复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