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TVB是个好东西_极道风流娱乐至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全数进了娱乐圈。他于1926年追随兄长赴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由职位最卑微的电影放映员做起。由于当时邵氏刚起步,并没有自己的电影发行网络,他只能自己挑着装影片和器材的担子跑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每个角落,到有华人聚集的地方放映。

  正因为这样,叶无忧才更加得佩服这位香港娱乐圈得传奇人物。有个小插曲一直让叶无忧铭记于心,在香港拍电影、卖电影的人大多喜欢以“文化人”自居,不过邵六叔倒愿意诚实地承认自己是一个生意人。影评家们常常指责邵氏出产的影视作品“媚俗”,缺少艺术价值,产量大、传世少。但仅以商业价值而言,专走小市民路线的“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二十年;常被斥为盛产肥皂剧的tvb,也能常年坐拥本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之首在营商方面,六叔则与所有对成本錎铢必较的香港老板并无差别,他甚至为此闹出了笑话。

  例如,当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龙曾找他毛遂自荐,欲以每部一万美元片酬拍电影。但邵逸夫认为此人太狂妄而把价码压至每部2500美元。结果李小龙掉头投奔了六叔的竞争对手嘉禾,致使邵氏错失了香港电影史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金鸡”。另一次是他拒绝了一名剧务要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给片场工作人员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纔一毛钱。结果,出外景的工作人员因没有早餐吃而闹罢工,邵氏为此损失了近万元。

  事后,六叔的太太方逸华只好戏谑地告诉公司同仁“他可省了十元”。每每看到这则笑话,叶无忧就忍不住笑得喷饭。看来,那些所谓得名人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这样那样得缺点,之所以世人景仰他们,媒体得包装占了大部分得原因。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自身得人格魅力,就连伟人尚且有三分缺点,何况常人呢。(极道风流娱乐至尊移动版阅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