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海波号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工作分工和船员等级来。这次洪涛没再自己去发明创造,而是直接借鉴了欧洲风帆战舰的组织结构,略微精简一下,为自己所用了。存在即合理嘛,人家玩了几百年,之所以这么安排,肯定不是为了凑数冒领工资用的,必然有它合理的一方面,还是主要方面。

  船长、大副、二副、水手长、操舵长、书记官、木铁匠、一级水手、二级水手、三级水手、见习军官,这就是洪涛按照脑子里有的记忆弄出来的船上职务。南宋此时的船上职务洪涛倒是打听了打听,他们是按照纲首(船长)、副纲首、直库、杂事、部领、梢工、舵工、火长、碇手、缆工划分的。其实意思也差不多,不过洪涛自己听着别扭,如果自己都搞不太明白,怎么去训练其他人,干脆还是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吧。

  3月初,这艘被洪涛提议,并通过了董事会一致通过,被命名为海波号的欧洲横帆战舰终于下水了。海波是翁家那位被桅杆砸死的小伙子的名字,他本来叫翁小五,陈名恩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在为他刻碑的时候,特意为他取了一个新名字,也算是帮洪涛减少点心理负担。其实一个名字对洪涛来讲减少不了什么负担,就算叫他翁皇帝,他也活不了了。

  船名叫海波号,用一块木板雕刻在了船尾,这艘船真正的编好是003。洪涛为了省事好管理,干脆把舷号这个玩意也弄了出来,在给船只上漆的时候,就让温老大在船头两侧用白色染料合着石英粉写上了这些一人多高的阿拉伯数字。不光船体上有,主桅的顶帆上也有黑色阿拉伯舷号,这样在大海上很远就能认出来这是哪艘船、是不是己方的船。

  这次试航总算让洪涛有点满意了,海况合适、风速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跑到13节,平均航速8节左右。再快就危险了,主要是船体和桅杆经受不了那么大强度,这是一艘战船,准确的说是单甲板的快速巡洋舰,不是快速巡航船。它的船型相对更短粗、吃水更深、横行更稳定、载重量更大,同时也更笨重一些,能追上对方的战舰和商船,就是胜利。

  海波号龙骨长度29米,船体长度31米,宽8米多,吃水3.2米,排水量350--400吨之间,到现在为止洪涛也没搞清楚料和吨之间的准确换算关系,只能是靠自己计算大概蒙。主桅高21米,前桅18米,后桅15米,最少水手40名,战时可以增加到150人。当然了,如果不在意航行距离,它可以装载300人,那样甲板上和船舱里就都是人了,和北京高峰时间挤地铁一样。

  既然是战船,那就得有武器才对,海波号也有武器,18架捕鲸弩!左舷8架、右舷8架,船艉楼上2架。舰炮?没有!洪涛目前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