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虚君、实相、台谏!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洪涛白话了三天,又搭酒菜又费茶水。最终手里只落得一张任命,上面的人还不是他,而是文南。现在文南已经不归礼部管了,他又恢复了大宋子民的身份,还获得了一个官职,叫做舟船转运使!

  这个官职在大宋根本就没有,是临时发明出来的。标准的空头司令,啥权利也没有、啥正规编制也没有、啥经费也没有,唯一有的就是算兵部的编外机构。获得了在大宋水域通行的许可,还可以组建一支不超过五千人的乡兵。另外就是在明州港里获得了一块临时用地。可以当做库房使用,以后转运使大人下辖船队的各种物资可以先在这里囤积,至于仓库够不够用,还得自己想办法。

  至于其它项目,理宗皇帝听得很认真,还让随从记了很多笔记,但一样儿都答应不了,他根本就做不了这个主,光说的热闹,骗吃骗喝三天之后,还得回去和朝中大臣商议之后,再行定夺。啥叫再行定夺?就是后世里领导说开会研究研究,你等着吧,烟酒顶上去了,真开会研究,烟酒没跟上,你死后差不多就能得到回复了。

  但洪涛对于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通过这几天和大宋皇帝、包括那几位大臣的闲聊,他终于对大宋朝的国家结构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全面的认识,至少在法理上讲是这样。这位宋理宗不是不想马上实行洪涛所说的那些方法来挽救战局、挽救他的国家,问题是他没这个权利,拍不了这个板儿。

  难道说一国之君还不能命令朝臣去做什么吗?天子一言九鼎、口出法随,谁敢不听?这说的是明清两代的皇帝,宋朝皇帝真没这么爽快,他是个虚君!

  虚君,这个概念洪涛一直以为是出自英国,直到这两天,他才明白,合算虚君这个概念是纯国产的,而且还就是儒家思想。“端拱、垂拱而治、不下席而天下治……”这些儒家思想里都包含虚君的意思。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解《周易》时,就明确提出:“进居其位者,尧舜也;进行其道者,伊、傅也。”

  这句话也是宋朝士大夫阶层的共识,他们无数次明确表态,皇帝,比如尧舜,只是天下的主权者;伊尹、傅说这样的丞相,才是实际管理者。所以说,宋代不光有虚君的雏形,还有实相制度来辅佐,与后世的君主立宪、总理组阁制度非常接近。

  这个制度算先进吗?应该算,权利这个玩意,必须要有约束,不管是皇权还是相权,一旦失去了制约,结果必然是祸国殃民,历史用无数次悲剧证明了这个道理。而且这个思想并不是西方倡导的,自从尧舜开始,皇帝就是大家选出来的,而且还是蝉让制,只不过后来让大禹的儿子给毁了。否则这个东西很可能会一直流传下来,也就不用每次皇权更换时都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