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一十五章 文家两兄弟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俩还都是官儿,职位还不低,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史嵩之和赵葵完蛋了。琼州是什么地方?海峡公司和海商们的地盘啊。史嵩之来了之后能好受才算怪了。吴玠是啥人?坚定的主战派啊,和赵葵在领兵作战上还有很多矛盾,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他到了四川也是个倒霉孩子。功劳肯定捞不上,一大堆屎盆子等着往他脑袋上扣呢。

  事情倒了这一步,还都在洪涛的预想之中,他就是要把南宋朝廷里那些主和派挤兑下去。知音报的报道和沿海城市里的乱象大部分都是由监察部暗中指使、支持的。目的也是想逼迫朝廷无法息事宁人,再加上郑清之一派的极力打压,史嵩之、赵葵能扛得住才怪。

  但是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就有点超出洪涛的设想了。甚至让他有点不知所措。首先就是文浩突然北上去了临安,摇身一变成了南宋中书门下的参知政事。而和他同去的十多名知音社骨干,也都被理宗皇帝亲自接见,并赐予了不同的职位,还都是实职。这样一来,原本由史嵩之一派把持的职位又变成了知音社一派的地盘了。文浩从一名抨击朝廷、反对朝廷的急先锋,瞬间就成了南宋朝廷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参知政事在宋朝可是个大官儿,它是专门为了分散相权而设立的,差不多就是副相的意思。分散相权不就是要分散郑清之的权利嘛,所以这个职位相交左丞相而言反倒更受皇帝重视,有些方面甚至比宰相的权利还大。还没等洪涛反应过来呢,文浩又带着一干朝廷大员南下了,成了朝廷的钦差大臣,专门坐镇广州来处理海商罢市的事情。

  “陛下,属下有罪,这件事儿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全是属下的错儿。事后我抓了知音社里面的一个骨干,才知道文浩一直与朝廷有联系,他们用诗词互相联络,属下的人看不太懂……”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慈禧第一时间就跑回了金河城,面见洪涛之后开始检讨自己的工作失误。

  “我一直都说吧,别把朝廷里的人当傻子。他们打仗不成,但是玩朝堂政治我们得管他们叫师傅。这一招厉害啊,真是四两拨千斤,现在他们用咱们的武器来对付咱们了。而且这么一弄,郑清之又多了一个劲敌,也就抽不出太多精力来配合文南在朝堂上逼迫理宗皇帝同意马上北伐,他得先把这个文浩的底细摸清楚喽才敢出招儿。文家真是出人才啊,表兄弟两个人,一个是帝国外交部长、一个是大宋的副相……”洪涛看着手中的报告,脸上的表情很丰富。他这个脑子真是不太够用了,玩政治的都是人精,假如把自己的穿越优势去掉,随便找个小县官都能甩自己八条街。

  “不过也不用担心,在我的老家有一句谚语,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