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所谓钢铁洪流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摧毁敌军前线机场这是苏军防空作战的第一步骤,距离约一百到八百公里之间,这个距离正好是民主德国到大西洋沿岸的距离。

  第二,通过前线机场起飞苏霍伊和米格与敌军剩余空中目标进行交战,但肯定会至少前出一百公里以上的位置防止被友军袭击,同时阻止北约的空中力量升空。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北约的空军歼灭在机场之中。

  第三,在苏霍伊和米格战机没有全部阻止北约空军升空,有一批敌机穿过了空中铁幕之后,萨姆导弹会摧毁所有的空中目标大约在一百公里到二十公里范围,无差别对空中目标进行打击基本上飞机根本不敢靠近

  第四就是有高炮组成的杀伤弹幕在雷达的引导下,会在特定空域,例如一千米到三千米米高度、十到二十公里范围内所有空中目标统统摧毁可以通过空炸的方式制造弹幕,当然也可以使用核弹防空。

  第五还有石勒喀河防空车、通古斯卡便携弹以及bmp、btr的机炮以及伴随的陆航组成的低空防空网,这是所谓的钢铁洪流的最后一层防护衣。如果五层防护全部被突破?

  剩下不知道几架的北约战机可以庆祝了,因为他们见到了所谓的钢铁洪流,那时候他们终于见到了以万辆来计算的苏联坦克集团军,不知道剩下的飞机子弹够不够坦克的数量。当然还要考虑苏联坦克集团军上空的苏联直升机群,直升机群的数量不是很多,谢洛夫估计应该不到一万架。

  毕竟比起苏联冷战时期的坦克数量,苏联的直升机产量就少了很多,才不到三万架。

  “简单来讲,我想象中的立体大纵深突击力量。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把七八十年代的苏联红军体系全部讲完,谢洛夫对着在座的所有红军元帅和包括科兹洛夫和勃列日涅夫在内的领导人点头示意,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其中当然略过了一些后世苏联武器装备的名字,但意思上叙述的很算明白。

  “我们的第一波攻势,至少需要两万辆坦克和五千架直升机,看来我的工作还很重啊!”乌斯季诺夫很是自嘲的说了一句,但马上表示自己愿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努力。

  大纵深突击力量的建立是在苏联坦克集团的基础之上的体系作战。没有这个前提就什么都没有,从军事思想上的提出来讲,苏联并不落在美国的后面,就比如历史上的奥加尔科夫元帅革命,奥加尔科夫元帅敏锐意识到军事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在深刻指出: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大量涌现,必将从根本上打破军队旧的发展模式,推动和促进新的军事革命的发生。

  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改革与其说是遭到了守旧将军的反对,不如说是被苏联庞大的军事力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