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当年观照 似非我辈(上)_问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兵灾魔王联手,可终究还是把他葬送。

  柳观这么个态度,不像他惯常的做法――好吧,余慈也不知道惯常的柳观会使出什么手段。

  但这味道不对。

  结合前面的猜测,余慈就想,是针对黄泉夫人吗?柳观在其中现了什么端倪?

  余慈不是柳观肚子里面的蛔虫,但他还有别的渠道。

  挥手将魔虫仅存的一点儿余气挥散,他灼灼的视线转向沐浴在灵光中的黄泉夫人。

  目前,灵光中还只是个大概的轮廓,真想生死转换,还需要一段时间,过几道关口。可灵枢在此,一应的记忆应该都在,凭借“内化”法门,大可先睹为快!

  要说移转灵枢之后,一qiē都尽在掌握,黄泉夫人的秘密也就不再是秘密。

  但一来余慈的耐性总有个度;二来,他现在的感觉非常微妙,有种心血来潮式的征兆。

  任何一个修行有成的人,都绝不会忽略掉这种感觉。

  那么……就顺着感觉来好了!

  余慈调整了下心绪,意念投注到黄泉夫人灵枢之上。

  灵枢者,中央之枢要也。

  具体来讲,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法理,还有“某人”之所以为“某人”的一整套习惯法度。

  这套法理和法度,虽然玄虚,却是以具体的人为根本,衍生出来。尤其当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在天地间留下形神的烙印,化为了确切的“实物”,不管这份烙印有多么微小、虚弱,总是给了人操作的空间。

  某种意义上,它属于突破了“物”与“理”界限的层次;化为具体手法,就是真文道韵级别的无上神通。

  但余慈执掌生死法则,又身具“自辟天地”的能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就能将这件事的难度,降到最低。

  当然,不管难度怎么降,事关生死,都是要慎之又慎。

  虚生也好,血府老祖也罢,之前的两个成功例子,其实还有一层非常关键的因素:

  信力!

  虚生和血府老祖都是寿元将尽,前路已绝,又受余慈神通所摄,自然敬畏且依仗,由此生出信力,主动将余慈的神通“内化”,占据核心主位,故而如水到渠成,顺畅得很。

  相比之下,黄泉夫人是生生被余慈掐死的……

  一则以内,一则以外,由不得余慈不谨慎处置。

  此时施展“内化”之术,他也是小心翼翼,浅尝辄止,绝不会干扰灵枢的运化过程。

  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余慈渐有所得。

  目前的黄泉夫人没有神智可言,这样的好处在于,只要是找准层次、位置,她的记忆就仿佛是已经大开门户的库房,任由余慈进出。

  余慈才一“进来”,就有些愣。

  黄泉夫人是个细致人,但余慈可没想过,连着她的记忆,也同样如此。

  感应所及,一qiē信息都分门别类,次序齐整,像是百宝格,又就像是朱老先生当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