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穷病难医_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盯着,容钰面上显得很是淡定。

  当然,若此时的她确然只是个八岁女童,必定不敢夸下“每年千两白银”这种海口……

  毕竟,设若风调雨顺,农户辛苦耕作一年,除去税银、佃银、家用,结余往往仅有区区几两银子;

  兵甲背井离乡,血战沙城,每年所得津贴仅几十两银子;

  学子十年寒窗,万幸进士及第、成为朝廷命官,一年的俸禄亦不过约百两银子。

  即便繁华富庶如京都、苏杭,年入能达白银千两的普通人家也甚是稀少。

  普天之下更多的是所谓贫者,比前面所说的人都俱要不如,只求温饱度日,常年身无分文。

  就连容钰自己,身为家境宽裕的泰宁侯府嫡出小姐,亦仅有每月十两月钱的进项。

  可她却开口就是,“白银千两”。

  这底气,是源于她上辈子对沈家的了解。

  有句话,叫财不外露。

  尽管行事低调、小心谨慎,可就是这样,说起当世富商巨贾,人人都会说其中必有苏州沈家。

  容钰不知道沈家究竟有多少钱。

  但她知道沈家填进容家多少钱。

  大沈氏当年带着巨额嫁妆嫁进容家,那嫁妆每年的收益在轻松支撑起泰宁侯府的开销之外还能结余颇多。

  后来,小沈氏作为填房嫁来,嫁妆虽不及大沈氏,却也是惊人的巨额。

  沈家是商贾,不愿张扬,容家亦不愿世人知悉沈氏夫人们究竟带了多少嫁妆入泰宁侯府,所以,尽管人人都能想到先后两位沈氏夫人的嫁妆必然异常丰厚,却并不清楚究竟有多丰厚。

  那些嫁妆……

  按大周律,有亲生子女的妇人身故后,其嫁妆归其亲生子女。

  所以,大沈氏的嫁妆本应由容华、容晔姐弟分得。

  可容华嫁给穆临渊时情况特殊,最后她的大丫鬟背着包银票就陪着她离开了京都。

  后来容滢出嫁时,因她嫁的是皇子,容衡与沈家商议后,把大沈氏一半的嫁妆给她做了陪嫁,此外沈家还另添了妆。

  容滢那样美,她的嫁妆又空前地丰厚,以至于后来十余年过去,京都许多人仍对端王妃出嫁那年的排场记忆深刻。

  若有人仔细算过容滢的嫁妆便会明白,与容华原本应有的嫁妆相比,她的丫鬟为她带走的那包银票实在算不了什么……

  至于小沈氏的嫁妆,则大半都被容钰带进了宁王府。

  所以,容钰有十足把握,莫说是千两白银,便是千两黄金,对于沈家也算不得什么。

  不惜成本为穆临渊开家医馆,便是容钰想出的留住他的法子。

  她必须留住他,所以慷慨提出足以让他动心的条件。

  诧异之后,穆临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他起身对容钰郑重行了一礼,道:“不论最后如何,穆某在此替天下贫者谢过三小姐的善心。”

  “三小姐,穆某有一事不解,还望您坦言相告……”

  “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