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0章 于谦的去处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边境的草场,且开放互市,但并不真正解决他和其他各部之间的矛盾,任其继续交战,对于大明来说,是眼下最好的策略。

  不过也正因如此,要协调的部族众多,而于谦除了安排孛都归附一事外,还要考察边境重镇的状况,再加上为了安全起见,他不能长期离开大同或者宣府城,所以,光是联络各部族的使者,等待他们赶来,就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以至于绵延了一年多,才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完毕。

  面对天子的夸赞,于谦倒是平静的很,微微躬身拱手道。

  “此皆陛下圣德,威伏海内,令各部族有所忌惮,臣不过代行威权,居中协调了一番而已,并无寸功,得陛下赞誉,受之有愧。”

  闻听此言,朱祁钰倒是笑了起来,打趣道。

  “先生这是在暗讽朕就只会耍嘴皮子,真正的好处是半点不给,是吧?”

  这话要是换了别的大臣过来,非得吓个半死不可,但是,于谦却不一样,看到天子这副神情,他有些无奈,可还是认真的答道。

  “能够为社稷出力,是臣的福分,身外之物,非臣所好也!”

  话音落下,朱祁钰倒是眸光一闪,并没有接下去,思索了片刻,他又开口问道。

  “先生此次出京,一是为了孛都之事,二是为了此前提过的九边重镇,不知这一年下来,先生可有所得?”

  提起此事,于谦顿时打起了精神,思忖了一番,道。

  “陛下,臣这一年多下来,再次将边境巡视了一遍,确实颇有所得,九边之设,臣心中已有腹案,但是,臣还是要劝陛下,数年之内,不可大兴土木。”

  朱祁钰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于谦继续说下去,于是,后者轻轻叹了口气,接着道。

  “如今边境各处,关隘已经基本修复,军屯也逐渐开始走上正轨,若要兴建军镇,边军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各地近年以来灾情频频,难以抽调出大量的徭役兴建。”

  “臣亲自考察过后,若要兴建九边,首处当重延绥,此镇若成,则东起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其间千二百里皆可兼顾,但是,若要将此镇建成和大同,宣府一样的坚城,非一日之功,以近几年的灾情状况来看,臣觉得,至少要三年以上的平顺年景,才可以逐步开始启动。”

  言及至此,于谦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按理来说,三年的平顺年景,其实并不算太难,但是,谁又能想到,这几年下来,竟然连一年的安顺,都得不来呢……

  听了于谦的话,朱祁钰也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于谦的说法,道。

  “既然如此,那么,倒是也不必着急,先生既然心中已有腹案,回去之后,可以和兵部王尚书商议一番,看看能不能进一步完善一下,有些可以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