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9章 番外:东宫之争(一)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关于东宫的弹劾奏疏越来越多,从经筵讲读时偶有走神,到觐见天子时礼仪不端,仿佛一夜之间,东宫上下多了无数双眼睛盯着太子殿下。

  东宫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然后拿到朝堂上大肆渲染,即便是没有错处,也要鸡蛋里挑骨头找些错处出来弹劾。

  与之相对的,则是大本堂当中的四皇子郕王朱见治,时不时便有大臣上奏,尽是溢美之词,什么龙章凤姿,酷肖上容,什么仁厚德彰,堪为诸皇子之表率……

  这么一褒一贬之间,其用意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也就罢了,最多就是不理这些人,做好东宫的职分便是。

  毕竟,尽管朝中一直蠢蠢欲动,但是,天子对待东宫,却依旧如故,甚至比南宫之事以前,还要更加倚重几分。

  不仅给东宫的许多属官都派了差事,许其入朝参政,而且,还力排众议,允准太子殿下在每旬一次的朝会上听政。

  可很多事情,有时候即便是皇帝陛下,也难以改变……

  看着面前心中失落却还是强自微笑,安慰自己的太子殿下,俞士悦心中不由重重的叹了口气。

  在朝多年,他何尝不明白,东宫大势已去,要知道,虽然这些日子,出面为难东宫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普通官员,但是,他们的背后,却无不是有着朝中的重臣在暗中授意。

  事实上,这也是最恶心人的地方,对付这些人,俞士悦若亲自下场,那么,他们背后的人会立刻出面拉偏架,指责俞士悦小题大做,斤斤计较,如若他让东宫的其他官属出面,那么,对方就会胡搅蛮缠,纠缠不休,反正,对于他们来说,事情闹得越大,对于东宫的风评影响越大,乐见其成。

  因此,大多数时候,到了最后,俞士悦只能带着朱见深一起,默默的咽下这些苦涩,若是不疼不痒的攻讦,就当什么都不知道,若是闹得风波大些,惹得天子动问,就认两句错,将事情糊弄过去,至于分辨……还是那句话,一旦闹大了,不管有理没理,吃亏的都是东宫。

  这股暗流已然形成,也必然就会不断的冲击东宫的地位,直到达到对方的目的,令东宫易主为止,更重要的是,俞士悦心里也很明白,他阻止不了这个结果,哪怕是天子也暂时站在东宫这边,也无济于事。

  毕竟,这些人支持的是宫中皇后的嫡子,陛下的亲生儿子,而这些人当中,不乏天子亲信倚重的大臣,两者叠加,便哪怕是天子,大多时候也只能训斥了事,不可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换而言之,对方无论做了什么,只要不出格,那么便立于不败之地,反观东宫这边,除了俞士悦和东宫的一干属官还在苦苦支撑之外,朝中的大多数官员,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