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陈通的损招_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们只想来一个灵魂三问。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

  半晌之后,吏部尚书这才行礼,试探着问道:

  “既然陛下不是要开海禁,那召开大朝会,到底是为了商议什么?”

  “难道就只是为了,为官吏们增加俸禄吗?”

  “这个事儿,陛下真的不用跟我们商量,直接发一道圣旨,我们必定会给您办的明明白白的!”

  ………………

  大明的官吏心里暗道:有钱不要,那都是傻子!

  他们太穷了,有的官吏连轿子都做不起,这你敢信?

  朱棣从宦官哪里,拿出一条手帕,擦了擦嘴,刚才吃的有点太饱了,打了个嗝。

  看得众臣是一阵无语,要是以前,礼部尚书早就会跳出来,指责朱棣,没有君王仪态。

  但现在嘛,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谁还没有过放纵的时候呢?

  朱棣清了清嗓子,幽幽的道:

  “下面这事,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皇也曾说过,只有了解风土民情,这才能够因地制宜,所以,朕决定:”

  “以后,沿海出身的官吏,就留在沿海当官!”

  “而非沿海出生的官吏,因为不懂得沿海的风土民情,所以,不允许他们,在沿海地区,出任官吏。”

  “所以,朕决定,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官吏调动,让沿海的官吏回归故土,让其他非沿海地区的官吏,调离沿海地区。”

  “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朱棣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笑的像是一头汹涌。

  刹那间,文臣脸色都是大变。

  沿海地区出生的官吏,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这岂不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就可以吃独食了!

  随即,纷纷出班附议朱棣的决定:

  “陛下此言大善!”

  “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治国也讲究因地制宜,陛下之才,足堪与之相比。”

  而出生于非沿海地区的那些管理,此刻感觉,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听到沿海官吏,要坐实这件事,立刻大骂:

  “胡说八道!你们这是误国误民。”

  “异地为官,就是为了避免,官吏任人唯亲,包藏不法!”

  “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完全颠倒过来,非沿海地区的管理,才更应该去沿海地区为官,这样才更能造福一方!”

  沿海地区的官吏,一个个冷笑不已:

  “还造福一方?你们心里想什么,?你当我不知道吗!”

  “你们是去为祸一方的吧!”

  非沿海地区的官吏,肺都要欺诈了。

  “到底是谁,为祸一方,心里清楚!”

  …………

  立刻,官吏就以出生地,分成了两大阵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攻讦,就在大殿上,争的是脸红脖子粗。

  言辞越来越激烈,都有动手的趋势了。

  而这些文官中,有聪明的人,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吏部尚书,一脸惊骇的看着,正在吃瓜的朱棣,他眼中闪过了一抹深深的敬畏。

  他冲着争论的人群大喊:

  “都不要争,大家都是同殿为臣,不要伤了和气!”

  “陛下只是提出了意见,我们还需要冷静的思考,看陛下的提议是否妥当?”

  “大家何必自乱阵脚?”

  他是想提醒大家,不要中了朱棣的圈套。

  可是,他低估了人心的贪婪和恐惧。

  沿海地区出身的人,心中充满了贪婪,他们只想侵占更多的利益,而能在当地当官,那是每一个人的梦想,毕竟,炎黄还是讲究落叶归根。

  父母在,不远游,如非必要,他们真的不想远走他乡,海边多美啊!

  而非沿海地区的人,真的是怕了!

  他们不想在受穷,而且很多人已经打通了关系,就准备去沿海发财了,要是朱棣这个提议被执行,那他们就这一辈子,都要过那种穷困潦倒的日子。

  这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朱棣咔咔咔的吃着瓜,心里美的冒泡,这陈通真是个鬼才啊!

  而聊天群内,炸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