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8章 恃宠而骄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此后仇鸾害怕遭受秦德威报复,被借殴斗之事作文章,故而又到都察院自首其事。”

  霍韬只罗列查明的“事实”,并未提出处罚建议,主要是因为两边身份都特殊。

  无论勋贵也好,翰林也好,都是理论上的天子亲臣,所以只能由天子做出处罚。

  殿中上上下下听完霍韬的奏事,心里只觉得十分怪异。再想了想,就发现怪异在哪里了。

  一个翰林打群架居然打赢了咸宁侯这样的勋贵,这简直不符合惯性认知。

  另外,霍韬的话也挺老阴阳的,三言两语刻画出秦德威的跋扈嚣张,明摆着给秦德威拉仇恨。

  就在这时,英国公张溶突然出列,言辞恳切的奏道:“臣有一言,请陛下明察!

  此事前因后果,实乃秦德威恃宠而骄,肆意横行,欺凌武勋!”

  众人听完这几句,内心依然古井无波。秦德威更讨皇帝喜欢,你看不惯又能怎么样?

  有本事你打他去啊,哦对,竟然还打不过。

  但张溶的话并没有说完,继续控诉说:“那秦德威只不过从五品词臣,凭什么能如此凌虐他人?

  究其根本,所依仗不过是陛下之殊恩!

  自陛下御临以来,严厉约束内宦、勋戚,惩处仗势横行、为非作歹者,天下皆称颂陛下之圣明!

  如今这秦德威,只得一点恩宠,却敢肆虐妄为!其中三味,惟请陛下明鉴!”

  这下大家都明白,这英国公张溶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了,他切入的角度也很刁钻。

  当年嘉靖皇帝特别讨厌别人打着皇帝旗号,或者依仗皇家权势,在外面横行霸道为非作歹。

  所以嘉靖皇帝对宦官、勋戚约束都很严厉,没有像孝宗、武宗那样纵容宦官和外戚。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宦官、勋戚都被嘉靖皇帝你收拾了,那秦德威你管不管?

  秦德威的跋扈并不是利用自己本身的权力,一个侍读学士能有什么实权?

  秦德威这种底气,归根结底来源于皇帝的恩宠,是皇权的衍生。他跋扈的性质,与当红太监、佞幸没什么本质区别。

  所以英国公张溶就站了出来,表达这种不服气了。

  陛下你不是最讨厌借势胡来的人吗?总要一碗水端平吧?

  总不能严打仗势横行的太监、勋戚,却对恃宠而骄的文臣就轻轻放过?

  众人渐渐品出意思,心里感受也更怪异了。

  一个翰林官,居然被勋戚弹劾恃宠而骄、跋扈横行,也是没谁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很难相信,反过来才更符合大家的认知。

  这秦德威不但能屡屡突破上限,还能不断的拉低下限啊。

  那些与嘉靖皇帝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臣,对皇帝都有一些了解。

  嘉靖皇帝之所以讨厌太监、勋戚在外面胡作非为,其实也是性格原因。

  第一,他大概觉得这种行为侵犯了本该属于皇帝的权力,等于是拿着自己的东西乱用。

  第二,他可能认为这是对皇帝的愚弄。

  有些人利用皇权在外面攫取利益,心里还笑话皇帝被蒙在宫里是个傻子。

  以嘉靖皇帝的性格,绝对不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不允许自己被当傻子。

  所以英国公张溶控诉秦德威,实际上相当于提醒皇帝,秦德威他触犯了您的心理警戒线了!

  最近写的太浮躁不扎实,我得反思反思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