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坡上多种豆子,除了缴纳豆赋之外,主要也是做饲料。本地红牛,有的还吃黑豆。”

  地广人稀的好处,也就在这里。哪怕是小户人家,伺候完两三百亩良田之后,开荒出来的下田,种豆就是净赚。官府收豆赋收一半或者六成八成,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得赚,只是多少问题。

  而且种豆相较主粮,伺候起来容易一些,甚至像胡豆这种,只有在育苗之前补一次肥,后面大多数农家都是不管的。

  真正制约农家的问题,在于没有人来指导农业技术。

  直隶近畿真正能够做到每一块耕地都不会被浪费的抵挡,只有“皇庄”,因为“稼穑令”不会让耕地被浪费,什么时候种什么,一清二楚,安排下去之后,“皇庄”内的皇家奴工只需要干活,不需要懂为什么。

  至于说生产效率,哪怕再怎么懒,这点劳动强度,根本不算什么。

  但换成普通小农,伺候自家的两三百亩地,本身就已经算是极限。若非朝廷推广了曲辕犁和八牛犁,加上农官数量大大增加,很多小农并没有能力和意愿去开荒。

  因为官府分配的田地本身就种不完。

  “那就来碗面。”

  “观察!”

  “宗长!”

  “怎么?怕下毒?”

  “宗长,不要我们难做。”

  “好好好,老夫不下馆子,拿随行的面粉,照着做法来一个,这总可以了吧?”

  “宗长少待,这就去准备。”

  “不准加芫荽啊。”

  “是,宗长。”

  香菜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等着吃饭的时候,老张带人在驿站转了转,发现这里的规模,扔到“西南地”,怎么地都要算个县了。

  小学、物流行、大车行、牲口市场、牙行、日用铺面……该有的都有,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告示栏,写的都是大白话,在告示栏钱看告示的人,除了穿青衫的,也有赤脚沾地,手中握着锄头的。

  也就是说,本地识字的人不少,而且很明显,年轻的农家子弟,都有识字的。

  这个情况本该是个喜事、好事,但是一想到“环京城无人区”,顿时不由得想到,那些原本住在天子脚下的,怕不是直接顺着“汝水路”就“南逃”了。

  有一点这个驿站很特殊,那就是有专门的停车场,这是很多偏僻小站不会有的,甚至像一些大城市,也没有这样的专门给车辆停靠的场地。

  只有是京城出来的,才会有这样的习惯,而这个停车场,也是张德推断本地之所以兴旺,是受“环京城无人区”影响的缘故。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