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灶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藏得挺深啊,有这门路,何不早说?这几年咱们可没少受龙兴县那帮杂碎的窝囊气……”

  埋怨的模样,让源宝也是尴尬,挤出个笑容道:“此间小事,岂敢劳烦家中长辈?若是被知晓了,怕是还要责怪小弟是个无能之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行了,拽个甚么文。”

  白县令打断了源宝的话,直接问道,“谈成了多大的买卖?”

  “哼!”

  这市侩之语,简直玷污了梁县县令的耳朵,他根脚要高一些,虽说治所就在州刺史府跟前,可汝州刺史刘玄意也没有专门拿捏过他。

  “尔等如今模样,同市井之徒何异?”

  “行啦皇甫兄,这都是火烧眉毛的辰光,还摆甚么架子。今天要是使君谈不拢,咱们就看着张梁丰过广成泽吧。就你皇甫家高贵?你看这些个武汉子到了伊水,信不信颍阳、伊阙那些个高门跟苍蝇一样一拥而上?”

  皇甫氏也是老牌世族,但白县令也不怕他,洛阳白氏怎么地也是当代豪门。论底蕴也不输给谁,这光景,比实力还要更强一些。

  别看梁县皇甫县令摆谱,实际上皇甫氏也没少捞钱,至少在丝路上,皇甫氏也是一流的商帮。

  白手套不知道有多少,看着干净罢了,其实没区别。

  别人不知道根脚,白县令作为洛阳白氏子弟,怎么可能不知道?

  “哼……”

  听到白县令的话,皇甫县令没有争辩,轻哼了一声,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入定的模样。

  “十九郎,说说看,落袋的有多少?”

  双手交叠在身前,站定在一株菊花旁的叶镇将问道。

  “主要是窑厂。”

  “窑厂?甚么窑?砖窑、陶窑?”

  “砖窑、瓷窑。”

  说出口的时候,源宝难免控制不住得意的心情,嘴角一弯,“待本月十四,就能详谈。”

  “瓷窑?!”

  叶镇将声音都提高了不少,大约是自知声音有点大,又立刻压低了调门,“十九郎,你有销路?”

  “也不瞒诸位,坊市里那点散件,自然也是要做的。不过,已经相约做几件精品瓷出来,到时候上报‘土贡’。”

  “入贡?”

  都是行家,一听源十九郎的话,就知道他的操作是什么。别说叶镇将,就是梁县皇甫县令也是微微一愣,拂须沉思,显然这操作是最稳而且成功率极高的。

  这几年瓷器行销,但精品瓷器还有高档瓷器,依然还是有价无市。能够做上等瓷器的地方太少,东关窑厂连京城权贵圈都满足不了,何况天下雄州那么多。

  “石楼山能开窑么。”

  叶镇将虽然也激动,但提问的时候还是很冷静。

  “石楼山采石、烧石灰还行,这开窑不能吧?”

  临汝县白县令有些怀疑,石楼山在梁县东北,离得不远,以前有过烧陶的事业,但很早就破败了。

  制器的历史倒是悠久,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