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惊人业绩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远比汉朝的技术手段更多。以往难以攻克的山寨,比如九疑山、五岭,架个热气球,山寨中的布置,什么都清楚了。

  至于说囤积的大量油脂、松脂,可以烧山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面对这种状况,“历政不宾服”的状况,两三年就全部自行解决。

  不但减少了冲突,账面上增加的丁口,素质上也远胜剑南地区。同时因为“莫瑶”成为熟番的缘故,岭南和原先江南道的缓冲区,从三不管,变成了交流区。

  有交流,就不怕一无所有。

  除了临源县之外,义章县也成了岭南和江南的交流门户。在这里,有一条贯穿郴州南北的官道。从这条官道,沿着武溪水,过乐昌县之后,就能轻松抵达韶州治所曲江县。

  在曲江之北,因为贸易的缘故,设有水、陆、峤三个关市。三关总称“韶关”,是岭南道北部地区,为数不多贸易发达且人口密集的地界。

  人口上来之后,韶州治所曲江县的市民阶层,自然也有更高一点的追求,比如说接受教育。

  但因为韶州的迟滞性,曲江县的适龄少年即便想要读书,那么也要走大庾山前往江西南昌就读。

  谁叫江西总督府在南昌呢?

  只是南昌离韶州极为遥远,前往南昌就读还不如直接南下广州。

  不过等到“湖南”围绕官道兴办的大量新学学堂之后,韶州人前往郴州、衡州求学的就多了起来。

  除了郴县师专之外,还有衡阳师专,这两个学堂,同样都是“湖南师范”的联盟学堂之一。

  要说能学到点什么,“湖南师范”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速成。韶州人在这里求学只要一个学年,基本就能南下广州,找个“开蒙”的教书匠当当。

  这年头,能够教孩子识字,就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本领。

  贞观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这两年,广州市民阶层,最流行的事情,无非就是喝茶、打边炉、请韶州“先生”。

  请名师是肯定请不起的,但请韶州“先生”过来教家里的小孩识字,包吃包住逢年过节还有红包,这点还是有的。

  也是因为这个,房遗爱才知道“湖南师范”的底子,居然相当的“丰厚”。冯智戴跟房遗爱打交道又不是一天两天,邀请房二公子南下广州胡吃海喝狂嫖滥赌,也不是一回两回。

  去的次数多了,房遗爱也会纳闷,怎么广州街坊就这么喜欢韶州人来教孩子读书识字?

  略微一打听,就明白过来,除了方便土话交流之外,韶州人居然因为天时地利的缘故,在湖南求学搞了不少能写能算的小年轻出来。

  早先房遗爱就以为徐孝德这个包工头是个闷声葫芦,现在一看,闷声是闷声,人家是闷声发大财,是个紫金葫芦。

  好宝贝啊。

  “湖南土木大使”的功劳簿上,凡是设置关卡的地方,就有市镇。有市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