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群策群力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识分子,愿意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前途是大大的。

  万一将来革命了,这些知识分子,必然是领导阶层啊。比那些个攥着教育权不撒手的落后反动知识分子,实在是强了三条街都不止。

  “操之公真乃仁心也,雇工子女,竟亦入学,天下肉食者,多不如矣。”

  有个老头儿感慨万千。心说小时候要是能有张德这样的大善人。他也不至于四十岁才学成,然后在梁师都那里混饭,又很快被唐朝镇压了。

  老张是无所谓的,他也没有照搬怀远那边的模式。毕竟这里算学老师不多。临时抽调人手,也都是从幽州。

  毕竟。王孝通他们先行来了河北,带走了不少算学骨干。

  别的不敢说,扫盲是基本的基本,脱盲之后,才能说进一步的优化劳动力。那些个熊孩子在接受了全新体系的改造之后,会更加容易吸收物理化学知识。等将来实验室需要人去死的时候,他们内心对改造世界的冲动,会促使他们毫不犹豫的。

  求知欲,一旦旺盛起来,是比渴望交配还要激烈的欲望。

  “操之公,听闻工坊员工,若又子女诞生,便赏一犬或一羊?”

  有个仿佛老农一般的中年书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张德。

  “对啊。”

  “这……这个……我等学堂先生,不知又有何等福利?”

  “较之工人,胜之多矣。”张德笑了笑,这些人有欲望就好,有追求就好,就怕没有欲望啊。无欲则刚,那怎么拉人下水诱惑犯罪?

  “噢?”

  老张于是道:“学堂先生,若有子女,或是马驹,或是牛犊,再有熏肉半扇,不拘是米面粮油,总归是不少于一石的。”

  听了这话,竖着耳朵听的几人,都是大喜,连忙行礼笑道:“操之公宽厚待人,吾辈敢不效力?”

  张德呵呵一笑,心说全国加起来才多少读书人?能像你们一样肯跑到工坊教工农子女读书认字的,真的很少啊。老子一只小牛一匹小马外加半扇熏猪肉,就能打发,里里外外省了多少成本?

  一千五百年后,请个博士生过来教三岁的熊孩子,然后就给点熏猪肉打发,这画面太美,谁都不会这样想。

  薪水张德给的还是高的,毕竟不是私塾,也不需要熊孩子们出束脩,至于拜师礼什么的,除了喊声先生,屁也没有。

  张德也没那个让学堂里的熊孩子知礼,他最希望的就是,这群熊孩子长大了,能成为有知识的……工人。

  作为一个权贵工场主,老张的一颗心,全部都拴在了小霸王学习机上。

  “操之,已有定论!”

  张德回到住处,薛大鼎就带着人过来,一脸的肃然:“房相之父灵柩,仪仗皆由朝廷布置。”

  果然,这个行为已经不是房玄龄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带有浓重的官方性质。

  甭管是不是作秀吧,至少李董这样干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