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夸张的番薯产量_三国:从复制吕布开始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要饿死了,有一口吃的谁还有胆量挑剔?

  “把这些番薯土豆一一收纳到仓库里,告诉徐州商会的人,他们可以不用无偿提供粮食了,一切恢复市场价。”

  刘刕一声令下,马就有传令兵忙活起来。

  各郡的粮铺里,掌柜的满脸不信。

  “军爷,你在开玩笑?一亩地怎么可能产出六千斤粮食?”

  “老夫不信,莫不是州牧府担忧我们经费吃不消?军爷你放心,我们顶得住!”

  直到各大商贾的负责人前来一一通知,粮铺掌柜才相信了传令兵的话。

  居然真的有亩产数千斤粮食,天佑徐州啊!

  ……

  两天后,刘刕将徐州商会的代表们,全部召集到州牧府。

  “各位,粮食危机已经过去,不用再麻烦诸位向百姓提供粮食了,接下来的春种秋收,州牧府会统一发放种子,供百姓耕种!”

  刘刕说道。

  “不麻烦,为徐州百姓出力,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对对,我们的钱财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

  “不错,只有百姓安稳了,我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商人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立场,就怕落后一步,失去向刘刕效力的机会。

  刘刕听着他们话,十分满意。

  “既然大家想要为徐州百姓谋福利,我这里刚好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大家帮忙!”

  顺着这些商贾的话说下去,刘刕丝毫没有客气。

  而正是这份不客气,让商贾们感受到了刘刕的信任。

  “州牧大人请说!”

  “只要我等办得到,绝无二话!”

  众人纷纷表态。

  刘刕将建设官学的事情跟他们说了,让商贾们出钱,建成之后,每一座官学大门口,都会用石碑刻他们的名字,流传下去。

  并且官学还会聘请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商人,作为商贸专业的授课老师。

  “大人此话当真,我的名字能刻到官学石碑?”

  “我们商贾可以成为传道授业的老师?”

  众人激动无比,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把名字刻在石碑的,墓碑除外。

  官学石碑留下名字,那可是流传千古的大事啊!

  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一直以来被人瞧不起商贾,也能站在学堂里传道授业!

  这是何等的荣耀?

  “不错,我刘刕一言九鼎,说到做到!”

  刘刕十分认真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我糜家承包整个徐州境内的所有官学建设!”

  糜芳大手一挥,直接就大包大揽了。

  “子方兄给大伙留口汤呀!”

  “不错,糜家吃肉,也让我们这些喽啰喝口淡汤。”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