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英杰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温、宣大总督翟鹏的看重,但真正用他的是时任两广总督的欧阳必进。

  也就是说,欧阳必进对俞大猷是有知遇之恩的,后来朱纨巡抚浙江想调俞大猷抗倭,欧阳必进还不肯放人。

  正是这层关系,让不少朝臣都将俞大猷视为严党。

  “嗯?”仔细看折子的嘉靖帝鼻子微微哼了声,“五月中旬大捷,将近一个月了,惟中?”

  “陛下,老臣也怕是谎报军情啊。”严嵩苦笑道:“毙敌两千实在骇人听闻,让人仔细打听后这才敢上报……”

  严嵩可怜兮兮的摆出一副委屈状,“这不是怕坏了陛下的心情吗?”

  这次嘉靖帝没笑,偏头眼皮子翻了翻,一旁的黄锦默不作声的退下。

  心里有数的严嵩和徐阶都不吭声了,静静坐在圆凳上等待。

  一刻钟后,黄锦手捧一份折子入殿。

  “陆指挥使说,也是刚刚查实的。”黄锦低声禀报,“内情复杂,都写在折子上了。”

  嘉靖帝接过折子,细细看了一遍,脸上喜色愈浓,“俞大猷倒是捡了个便宜!”

  “陛下,俞大猷受伤卧床,但后来也率军出击,大半个嘉兴府都是他收复的。”严嵩有恃无恐的看了眼一旁的徐阶,之前一直压着捷报还真不是为了俞大猷,而是为了一个华亭秀才,毕竟是华亭人呢!

  “嗯?是华亭人,还是松江案首。”嘉靖帝轻轻拍拍桌子,“少年英杰啊,徐阁老,华亭颇出人才。”

  徐阶挤出一张笑脸,“谢陛下,华亭钱氏书香门第,钱渊幼年就有才名。”

  “小小年纪尚未满二十,勇气可嘉,更难得出谋划策,整理兵备后勤。”嘉靖帝连连点头,“真是人才。”

  “去年浙西参将卢镗幼子卢斌于嘉定城外斩杀倭寇头目萧显,也是大捷。”徐阶拱手道:“当时总理城内的也是此子。”

  “噢?”嘉靖帝意外的起身来回踱了几步,“这两年,除却崇德,嘉定一战应该是斩获最多的吧?”

  “确实如此。”

  嘉靖帝缓缓点头,“既是生员,想必愿意走正途,那就赏其父……”

  “其父已丧,唯有寡母。”

  “那就赏其母七品孺人。”嘉靖帝指了指桌案上的折子,“另外两次守城均有功,令吏部记录在案,日后再说。”

  徐阶拜倒在地,“臣代钱氏谢陛下隆恩。”

  一直冷眼旁观的严嵩终于慢悠悠的开口了,“华亭真是人杰地灵,钱家屡出英杰,犹记得鹤滩公就是华亭钱氏吧?”

  “钱福?”嘉靖帝忍不住嘴角抽抽,他记得这个名字前两年曾经一度在京中传言,京山候崔元是他当年继承大宝的重要助手,死前还在大骂钱福……

  严嵩话还没说完呢,“记得徽州通判钱铮也是华亭钱氏?”

  嘉靖帝眉头一皱看向徐阶。

  在心里恨不得将严嵩大卸八块,但徐阶只能面无表情的点头应道:“钱铮是钱渊的叔父。”

  大殿内安静了会儿后,嘉靖帝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了,一边转头一边挥手示意严嵩和徐阶退下。

  聪明绝顶的嘉靖帝当然看懂了,为什么之前严嵩压着捷报,为什么连有同乡之谊的徐阶都没上奏……

  ……

  京城徐府。

  接过儿子递来的热毛巾,徐阶用力擦了擦脸,然后将毛巾敷在脸上,靠在藤椅上闭目养神。

  “父亲,不会有假吧?”徐璠瞠目结舌的看着手中的折子,“那钱家子……”

  “真是人才啊。”徐阶喃喃低语道:“希望他性子别像钱铮……”

  “那钱家子性子和他叔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还暴虐好斗,上次把马车都推翻了!”徐璠冲着一旁的少女努努嘴,“四妹,你说呢?”

  徐阶唯一的女儿徐四小姐微微蹙眉,“不过听说如今县人言其温润如玉。”

  “恩,能得震川公赞许,绝非凡品。”徐阶点点头拿开毛巾,“都下去吧,为父还要写几封信。”

  看着妹妹出了书房,徐璠低声问:“父亲的意思是?”

  “嗯?”

  “太委屈四妹了。”徐璠鼻孔都放粗了,“那厮如何配得上!”

  徐阶铺开信纸,缓缓磨墨,头也不回低声喝道:“出去。”

  是夜,两匹快马悄悄出京,向着通州方向疾驰而去。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