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二章 第二个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彬,内秀于心。”

  谭纶在心里琢磨了下,“皇者风范”这是废话,只要不出事裕王必然继承大宝,“文质彬彬”是在说相对来说性子比较乱,“内秀于心”意味着裕王并不傻,心中是有数的。

  撤下残羹剩菜,茶童烹茶上来,钱渊看着手边的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抿了口,口齿生香。

  “品出何茶?”谭纶嘲讽的问了句,他知道自己这个外甥虽喜饮明前龙井,但对各地名茶并不精通。

  钱渊细看茶盏中的叶芽新嫩,香气浓郁,笑道:“剑南的蒙顶石花。”

  谭纶一愣,半响后才点点头,东南各地都产茶,四川的蒙顶石花虽然名气大,但东南少见。

  钱渊心里偷笑,他是不懂茶,但几年前赴崇德途中,何良俊曾点评天下名茶,当时饮的就是蒙顶石花。

  “对了,小舅上任也有一段时日了,幕僚颇少?”钱渊随口问。

  谭纶皱眉道:“如今两浙倭患渐息,胡汝贞又平调闽赣总督,出身两浙的幕僚多归乡,只怕难请。”

  “两浙倭患渐息,但绝非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

  “那日还想请夫山先生留下襄助一二。”谭纶摇头道:“当年总督府人才济济,东南名士一网打尽,若无旧人出面,只怕难办。”

  钱渊打了个哈欠,“那外甥可帮不上忙……和胡汝贞闹得那般僵,就差撕破脸了。”

  “未必吧。”谭纶饶有兴致的说:“若有郑开阳、沈句章出面……”

  钱渊失笑道:“小舅倒是打的好主意……伯鲁兄才入府不过两月,沈兄才回宁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

  谭纶沉吟片刻,“过些日子亲往宁波一趟……”

  郑若曾、沈明臣当年在总督府地位颇高,如果这两人入幕谭纶,的确能打开局面。

  钱渊也是无语了,“天色不早了。”

  “就住在后院吧。”谭纶突然说:“台州那边带来十多名侍女,挑两个服侍,回头你带回镇海就是。”

  钱渊腮帮子鼓了鼓,那小七还不找我麻烦?

  谭纶看看钱渊的脸色,训斥道:“你自立堂号,亦不为过,但开创别枝,最重要的就是子嗣,过门即将三载尚无所出……”

  “小舅,《大明会典》,出仕者年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大明会典》还说片板不能出海呢!再说了,没让你纳妾,通房而已。”谭纶浑不在意,他在浙江这些年,身边从不缺美妾,去了温州半年都纳了两个十五岁的小妾。

  虽然被训斥了顿,钱渊倒是兴致勃勃……呃,有种出那什么的刺激感!

  但即将出门的时候,谭纶随口一句话让钱渊收回了脚步,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

  “小舅可知,多少人阻挠通商一事,多少人想扑上来咬一口?”钱渊长叹道:“调唐荆川,升任宋继祖,镇海知县孙丕扬回京,外甥不惜密奏西苑,方能使随园孙文和南下接任……”

  “别人以为钱某人是想吃独食,但小舅理应知晓内情。”

  “户部咬了第一口,没办法啊,朝中用度不足,砺庵公眼睛都绿了……但没想到,第二个却是小舅?”

  谭纶笑骂道:“话说得如此难听,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事。”

  钱渊两眼一翻,重新坐下,打起精神道:“局限在一府之内,尚能可控,如若浙江巡抚衙门插手,只怕……”

  “你不是提过,准备在台州府宁海县新设商市通商吗?”谭纶笑吟吟的打断道。

  钱渊一时哑口无言……总不能说宁波、台州都是自己控得住的吧?

  虽然台州新任知府是叔父举荐来的,但钱渊想短时间内保持对台州的控制力,就不可能绕过任台州知府已有五年之久的谭纶。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