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六章 变化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不少东南出身的年轻官员,乡梓家族得以保全,自然是要来迎一迎的,对他们来说,钱渊就是一个传奇。

  当然了,胡正蒙本人也是以裕王府讲官的身份出迎的,多有官员上来打个招呼,倒是张居正只遥遥点头示意。

  “咦,贞耀也来了?”胡正蒙点点头,“也是,你应该来。”

  刚中进士选官刑部主事的林烃笑着行礼道:“今日好大的场面。”

  如今林烃和钱渊之间的瓜葛已然传遍京中,林烃也两次拜会随园……胡正蒙忍不住猜测,昨日高新郑大失常态,说不定就与此有关。

  “愚兄在京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场景。”胡正蒙忍不住咂咂嘴,“能与之类比的,也就三年前了。”

  “三年前?”

  “三年前,展才转都察院御史南下巡按浙江,多有同僚至此相送……”胡正蒙顿了顿,眯着眼看这儿远处,“来了。”

  随着沉闷的马蹄声,一行马队缓缓而来,为首者身穿长衫,虽是文士打扮,但衣袖、衣衫下摆均有裁剪,腰间配有长剑,看起来利索之极。

  钱渊翻身下马,大步而来,视线所及尽皆熟悉的面孔,有志同道合的密友,有面和心不和的同僚,有只差没撕破脸的张居正,还有受人之命前来的鄢懋卿。

  众人向前迎去,中间让出一条小道,胡正蒙笑着上前拱手:“三年不见,展才南下平倭,于国有功,如今归京,风姿依旧。”

  论位份,自然是代表裕王而来的胡正蒙最先出列。

  “不敢当于国有功。”钱渊解下腰间佩剑,双手平托向前,“三年前,殿下以此剑相赠勉励,今日归京,奉还此剑。”

  胡正蒙推了回去,“殿下以此剑相赠,望展才持剑向前,果敢勇决。”

  钱渊沉默片刻,笑着将佩剑悬在腰间,转身向着鄢懋卿、张居正、诸大绶等人行礼。

  外围的胡应嘉默默看着这一幕,心里感触很是怪异,三年前,他也是出京相送的一员,那时候的钱展才锐气逼人,如同一柄锋锐无比的利剑,寒光四射令人胆寒。

  三年来,钱展才南下击倭,屡屡大胜,招抚汪直,设市通商……可以说,钱渊这个名字始终没有被朝堂遗忘,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量更重。

  胡应嘉去年南下,亲眼所见,东南的钱展才横行无忌,无论是名望还是势力都让人瞠目结舌,更兼舌厉如刀,不料今日一见,温文儒雅,寒暄起来像个久历宦海的老官僚。

  一一寒暄过,钱渊笑着看向张居正,“你我如何称呼?”

  一旁有人窃笑起来,那笑声夹杂着几丝嘲讽,张居正妻子徐氏当年可是和钱渊传出过瓜葛的。

  张居正像没听见似的苦笑道:“展才你这张嘴,一点都没变!”

  钱渊大笑连连,笑声中夹杂着张居正能听得出来的冷意,前日夜间彭峰急行赶至通州,带来了两个消息。

  其一,严世蕃已死的消息已经传遍朝堂上下,严府在短短几个月内第二次挂白。

  其二,董传策供出了同谋陶大临,后者下昭狱。

  就在钱渊一头雾水的时候,孙鑨四弟孙鑛带来口信,陶大临为董传策那篇《亟处大奸巨恶以谢天下疏》定稿,但此事是去年所为。

  钱渊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徐阶,他难以理解徐阶的选择,在还没有彻底解决严党之前,贸然开战,这是一个成熟官僚应该做的吗?

  但人家徐阶也是人啊,对钱渊这个“叛逃者”可以说恨之入骨,搂草打兔子……一并带上了。

  最要命的是,在之前十余年内,清流坚持不懈的弹劾严党,而陶大临身为翰林,名列清流,族中长辈还被严党打压,他却不能反口说一句……我不想弹劾严党。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