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3章 挖掘(下)_寻宝从英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也只是宣传而已,历史上真正大规模将罗马城大理石化的应该是那位公认的暴君尼禄,只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不好宣传。

  到了13世纪,雕塑家尼古拉·皮萨诺用卡拉拉大理石打造了当地洗礼堂的座椅、大教堂的主教座。此后,众位艺术大师纷纷效仿,争相选取这种大理石作为创作原材料。

  16世纪时,米开朗琪罗同样用卡拉拉大理石创作出《大卫像》和《哀悼基督》,更是让卡拉拉大理石进一步闻名遐迩。

  “从附近任何一座城镇的海滩上,抬头就能清晰地看到如白雪覆盖一般的大理石山顶。”

  500多年前,年幼的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随父亲搬到这座位于阿普安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卡拉拉小城时,发出了如此感叹。

  这位被称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就是令卡拉拉大理石闻名于世的关键人物,他的雕塑,比如像著名的大卫像就是用卡拉拉大理石制作的。

  他从小就跟着在这里拥有一座矿山的石匠父亲来到了这里并深度的接触了矿山,而这也成为了他学习雕塑的契机。

  但它真正蜚声全球,还是在二战之后。1950年代起,卡拉拉大理石的开采商们远赴他乡展开贸易活动。

  一方面是为了出口本地的大理石,另一方面是为了进口其他石材,如缟玛瑙、黑色大理石等。一时之间,卡拉拉成为了石材市场,而且愈发国际化。

  甚至在遥远的东方都能看见很多广告把卡拉拉大理石和高端联系在一起,当然了,那个价格也比国产的大理石贵上好几倍。

  这种大理石之所以会被青睐原因也很简单,和其他的大理石不太一样的是,这种大理石结构略显粗糙,是砂糖状结构,比其他大理石更易切割,同时打磨过后明显非常的细腻。

  但这也给梁恩他们的挖掘造成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大理石雕塑的结构更加脆弱,所以遇到外力碰撞后碎的也更加严重。

  因为在场的就是梁恩他们真正的自己人,所以在超凡力量的帮助下他们在天黑之前一共挖出了近百立方米的泥土,并从中找到了数百片白色的大理石碎片。

  “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些碎片很明显来自于3~4个等身的人形雕塑,而且单纯从雕刻技术来看非常精美,绝对称得上精美的艺术品。”

  看着被整理归纳后摆放在一起的白色大理石碎片,梁恩很快从这些残骸上边找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更重要的是,挖掘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泥土很明显是后边填进来的,同时在大坑的另外一边我们发现了一个石壁,同时石壁上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相对于这些雕塑,我觉得人工痕迹更应该关注。”伊丽莎白这个时候在边上说到,“因为这代表着下边很有可能有一些人造空间存在。”

  “对于你的这个观点,我只支持一部分。”玛丽说着走到了那一堆残骸的边上,然后指着其中的一个碎片说的。“这些雕塑中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存在。”

  她手指的是一块带有手部雕塑的的石头圆盘,接着认真的说到。“比如说这应该是那个著名的雕塑掷铁饼者。”

  “准确的说应该是制铁饼者的复制品,这个雕塑的原版是青铜的。”梁恩自然也认出了这个雕塑究竟是什么,因为这件雕塑实在是太著名了。

  “因为这个东西,所以我现在对于那个坑底下可能存在的空间更感兴趣了,想想吧,能够和这些古罗马时代就著名的雕塑放在一起的东西绝对会出乎我们预料的。”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