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71 哲学上的末日_限制级末日症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有这样的“白色克劳迪娅”存在的世界,又如何呢?

  当我们眼中的世界,已经不是数学和物理可以证明的时候。就只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看待它了吧。

  一想到这里,我对前途的迷惘、震惊和渴求,就纷纷平静下来。其实,仔细想一想,阮黎医生的坚持,和末日幻境。以及病院现实中的其他人的坚持,并没有什么区别。阮黎医生有自己的道理,将其他世界当成是不真实的存在,那么,其它世界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哲学的世界中,到底有没有宇宙,世界有多大,存在多少“不解之谜”。都不是具备决定性作用的,反而比任何学科,都更适应“世界末日”的存在。

  我对哲学的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思考“世界和自己的真相,来处与去处”,本身就是一种哲思的体现。哲学对很多事情,都不具备实质性的干涉作用。但是,却拥有比任何一门学科。更能包容“异常”和“不正确”。

  如果,将“世界末日”上升到哲学高度去看待的话,反而可以让我轻松下来。

  我阅读,回忆,思考,分析。寻找着自己的冒险,他人的认知以及不同的世界观下,最能体现“三位一体”的情况。“三位一体”的特质就是“统一”,也就是,以一种观测上的片面性。存在于不同的方面,但其本身却不具备泾渭分明的多样性。

  之前已经假设,“白色克劳迪娅”、“病毒”和“江”是三位一体。预想中的“超级高川”,通过将不同的“高川”进行整合,也会成为类似的存在。与之相比,咲夜她们也同样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无论在病院现实、末日幻境还是在这个中继器世界,她们都是已经被观测到的,而其它“理论上应该存在却实际没有遭遇的人”,仍旧在哲学上,存在相当的可疑性。

  也只有哲学的层面,也才会用“自己的观测”,去决定一个事物的存在形态,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个”。

  从这些角度来说,“高川”正在寻找的“人格保存装置”和“精神统合装置”,不也有着相当程度的暗示意义吗?

  现在,我对咲夜她们的观测,都是“分裂”的,简单来说,我其实在将每一个世界的她们,当作**的她们来看来,哪怕心理告诉自己,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但实际上,完全无法在观念上做到,仿佛有一堵看不见的墙壁,将不同的她们关在一个个区分开来的笼子里。而“人格保存装置”和“精神统合装置”为我所理解的用处,不正是让我可以做到,从观念上,将这些不同笼子中的她们,视为同一个吗?先不管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去思考这两个特殊装置的意义,从心理学来说,这就是一个极为强烈的暗示作用——经过保存与统合,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